“中国的市场发展速度远超其他地区。我们在本地配置资源的原因之一,正是为了充分利用这种市场洞察力——这不仅是为了服务于中国市场,更是为了辐射全球其他市场。”9月26日,安波福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Kevin Clark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如是赞扬中国汽车技术的崛起。
同时,他也表达了推动先进技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决心:公司高管正在全力以赴确保所有业务都以“中国速度”推进。
据介绍,作为一家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安波福始终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战略,已在华深耕30多年。凭借资源本地化、产品组合本地化、技术研发本地化的战略,以及过去十年深度融入本地供应链的协同努力,安波福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所用的原料或部件,超过80%都来自本土供应商。
从一家深耕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角度,Clark也分享了他对中国汽车市场热点议题的见解。
今年以来,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反内卷”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Clark认为,关键在于,供应链要可持续,并且最终各方都需要获得合理的利润。当然,具体利润水平可以通过讨论决定。企业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优化布局和运营成本,以及如何避免价格战,从而通过价值创造、供应保障、质量控制来竞争。
“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但这种竞争环境我们认为是积极的,它促使我们保持敏锐,专注于如何优化运营、如何降低成本、如何确保客户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应对这种局面。”他补充说。
在激烈的竞争下,部分车企通过拉长账期等方式,将成本压力转移给供应商,为整个产业链埋下了隐患。近期,行业重点车企先后宣布将供应商付款账期统一至60天以内。
在Clark看来,这对供应链确实有帮助。但因为安波福与车企的合作关系是高度的战略协同,而非交易性质,所以对安波福自身而言影响甚微。
他举例说,在协助中国汽车企业进军欧洲市场时,会安排他们与欧洲团队会晤、参观生产基地,并将他们引荐给欧盟或特定国家的政府官员,提供的是全方位支持。
“我认为这种合作创造的是增量价值,其本质上是战略性而非战术性的关系。我们为此获得的回报,其周期比想象中更短。可持续的供应链至关重要,它不能是零和博弈——即一方持续亏损而另一方持续获利,这种模式最终是行不通的。”Clark评价道。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面临着供应链波动、贸易和关税政策变动等风险。在这样特殊的大环境下,中国市场依然是跨国企业坚定的必选项。
Clark强调,“中国市场对我们至关重要,原因显而易见:汽车领域是我们的核心市场,而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新能源车、主动安全技术、座舱技术、用户体验方面,中国更是技术变革最迅猛的区域。因此,中国至关重要,我们将始终致力于保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并为客户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