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8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山东青岛举行。AI赋能育种体系,高油高产大豆等一大批突破性品种集中亮相,网络售种更规范……这场种子“双交会”上,我国种业发展新趋势清晰可见。
新技术:AI赋能育种体系
色泽金黄的玉米棒、豆荚饱满的大豆植株、“穿着”各色包衣的种子……在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展区,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和蔬菜五大作物品类的展岛并排而立。据介绍,中种集团首次展示玉米AI数字化育种工具“GASEL”,以及由AI技术选育的玉米果穗。
“这一AI工具可以提高育种效率,节省育种成本。”中种集团预测育种科研人员李志刚说,以田间测试环节为例,早代田间测试原本需要四五个月才能完成,利用全基因组预测技术后缩短至几小时甚至几分钟,而且选育出来的杂交组合产量更高、抗病害能力更强。
传统育种方法依赖长期试验与经验决策,研发周期长、效率受限,难以满足现代农业高效、精准、绿色发展的需求。我国不少头部种业企业和育种工作者期盼通过人工智能为育种体系赋能。
前不久,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操科研团队开发的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标志着我国在农业智能育种创新中率先实现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农业育种有望从“经验农业”走向“精准工业”。
在作物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的多个关键场景,人工智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在本届“双交会”主题活动中介绍了国内首个大型商业化育种软件“金种子智能育种平台”。该平台针对作物育种技术体系智能化升级的迫切需求,研发了种质资源评价、组合测试、基因组选择、品种生态区适应性精准推荐等多项技术,包括2600多个功能模块,在国内育种软件市场占有率和成功案例数量方面都居于前列。

9月26日至28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山东青岛举行。新华社记者叶婧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在主题活动中表示,未来,多学科融合将引领育种技术快速革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驱动育种技术更新迭代、交叉发展。“AI将驱动基因资源的挖掘向智能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新成果:高品质种子落地开花
近年来,我国选育出一批优质高产水稻、抗赤霉病小麦、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粮油突破性品种,蔬菜、水果等作物育种创新也取得突破。
在本届“双交会”上,高品质种子新成果集中呈现。
在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展区内,几袋“穿着”紫色包衣的“登海2219”玉米种子,吸引了不少观展者的目光。登海种业黄淮海区总经理王文亭介绍,这是针对南方锈病迭代升级的新品种。
南方锈病是近年来需要重点防控的玉米病害之一。“这个新品种的最大特点是对南方锈病表现出高抗性,有助于挽回因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预计明年播种面积将超过一百万亩。”王文亭说。
玉米是饲料的重要能量来源。其蛋白质含量挖潜受到关注。
记者看到,高蛋白玉米新品种“金华创826”出现在本届“双交会”上。“这个新品种的粗蛋白含量达11.91%。在一般地块亩产1500斤左右,密植高产地块亩产在1700斤至1900斤。”河南省豫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雪利说,今年是第一年推广,不少饲料企业很感兴趣,计划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加价回购。
此外,许多带有国际合作元素的种子新成果也集中亮相。依托拜耳全球种质资源与先进育种技术,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旗下全新品牌“农倍乐”首次亮相,并带来具有较大高产潜力的新品种“K1861”和“P1953”。
据了解,中种集团白鸡基地的200多个水稻品种正进行田间测试筛选,对通过相关测试的优质品种,将于2026年向农业农村部提交出口申请,并在东南亚等地区进行测试,参与品种审定登记试验。
“近年来,我国具备进出口资质的种企数量不断增加,种企参与国际贸易的意愿不断增强。2024年,我国种子进出口贸易首次实现顺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秘书长田伟红说。
新渠道:网络售种更规范
随着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网络销售成为种子流通的重要渠道。记者在本届“双交会”上看到,很多参展种企工作人员立起手机支架,在线直播推介自家品种。

种子“双交会”现场,来自山东的甘薯种企正在线上线下同步推介种子。新华社记者叶婧摄
近几年,农资电商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在快手平台,2024年的农资商品交易总额(GMV)较2023年增长63%。
“未来,农资行业线上化率将进一步提升,2026年农资电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淘宝天猫现代农业农资负责人张梵迪说。
在此背景下,一些种业企业将网络售种作为连接种企与农户、实验室与田间地头的重要渠道。中国种子协会蔬菜分会秘书长丁海凤说,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京东平台开设电商旗舰店,重构了业务流程,拓宽了推广渠道,缓解了大宗发货压力。
同时,网络售种各类乱象也时有发生。对此,农业农村部今年首次将网络售种专项整治明确纳入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力度。
在本届“双交会”主题活动上,多个电商平台和多家种子企业共同向全行业发出“网络售种、诚信经营”倡议,提出严守法律法规,坚决依法经营、优化客户服务,保障农户权益、强化平台责任,维护良好生态等自律措施。
“我们正加快推进种业大数据平台与主要电商平台的数据对接,预计今年内可实现主体资质信息共享,为精准监管提供支撑。”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储玉军说,下一步将聚焦关键环节,深化专项整治,严格市场监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露头就打”,努力营造遵法、守法的良好网络售种环境。
张梵迪说,电商平台将严格商户资质审核与动态管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清理整顿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对违规商家和商品及时采取警示、下架、封店等处置措施。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优先支持信誉良好、技术领先、服务规范的优势种业企业,推动良种优价、优种广售。(记者胡璐、叶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