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AI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推动算力、高速网络通信、智能驾驶等下游领域高速发展,PCB(印制电路板)行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2025年A股上市企业半年报数据显示,超20家PCB相关上市企业营收增幅超20%,其中胜宏科技、生益电子等龙头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0%。
在AI浪潮的推动下,广东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PCB企业。其中,成立于2013年的硕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在电子材料领域的持续深耕,成功打破该领域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发展成为国内电子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2025年7月,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授予 100 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称号。其中,硕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明入选,是广东省获此殊荣的6位企业家之一。
近日,南方财经《新粤商》专访了硕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明。回顾19年创业历程,曾庆明一度潸然泪下。他表示,整个创业的过程有喜有忧,但是很欣慰的是通过多年努力,“我们在整个行业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未来将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材料和制程方案提供商。”
民企要在“卡脖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新粤商》:民营企业在当下的经济格局中挑大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曾庆明:讲到民营企业,大家都会想到“56789”,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但是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我们民营企业应该要做的和担当的。从硕成的角度上来讲,一是在科技创新上发挥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此前研发的多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解决某些细分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二是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去年也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人才,针对性解决基础材料研究上的难题。同时也自主培养了大量PCB领域的专业性人才。
《新粤商》:当前PCB行业发展态势如何,硕成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曾庆明:现在我们从上市公司的半年报都可以看得出来,当前PCB行业整体呈现迅猛发展态势。以上市公司披露报表为准的话,整个行业上半年营收增长20%以上,同时利润也是增长比较多。从行业格局上看,呈现“强者愈强”的局面:头部企业规模持续扩大,而中小厂商面临更大压力。高端产品领域——如应用于AI、算力、机器人及新能源等领域的高阶HDI板——由于层数高(通常在六阶以上),技术门槛也高,因此利润水平尤为突出。我们的客户如胜宏、景旺、生益、广合等头部企业,在营收和利润率方面都实现了较高增长。
在PCB领域,硕成主要专注于孔金属化学品,提供包括沉铜、电镀、填孔、脉冲电镀等一系列关键药水。我们的孔金属化学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已服务众多行业内主流企业,客户包括胜宏科技、景旺电子、生益科技、奥士康、世运电路等上市企业。
《新粤商》:硕成之前研发的多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会布局哪些重点领域?
曾庆明:我们始终专注于电子材料行业,在半导体功能膜材料方面,我们正与日本相关公司竞争,致力于实现国产化替代,尤其是在一些关键“卡脖子”材料上,目前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技术差异和优势。
其次,在IC载板(封装基板)领域,我们也投入了大量资源。针对阻焊干膜这一被日本公司高度垄断的产品,我们承担了国家相关项目进行攻关,目前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该产品量产的企业。
此外,在孔金属化方面,我们的填孔药水和脉冲电镀药水也已实现对国外厂商产品的替代,并与它们展开市场竞争。在这些领域,我们都已逐步成为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
中小企业要走“专精特新”之路
《新粤商》:PCB行业未来的竞争关键点是什么?企业应靠什么构建核心竞争力?
曾庆明:对于已具备资本和规模优势的大企业,应借助资本工具持续做强做大;对于中小微企业,则必须走“专精特新”之路,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深耕做出特色,不求规模但求不可替代性。
以硕成为例,过去近二十年,一直在孔金属化学品上发力,没有分散精力到不擅长的领域,即便面对当地一些小水电、房地产等跨界机会也从未动摇。
《新粤商》:广东在PCB领域有何竞争优势?
曾庆明:目前,全球PCB产业约60%的产能在中国内地,其中广东占全国产能的60%左右,长三角地区约占30%。就产能布局而言,广东PCB生产重心已从早期的深圳、东莞、惠州等地,逐渐转移至珠海,目前珠海已经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PCB产业高地,我们的客户景旺电子近期也在珠海投资50亿扩产。
具体来看,广东在PCB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人才资源丰富——无论是高端研发和管理人才,还是一线工程师,产业链各环节的人才储备都比较完备;二是产业链配套齐全——从材料到设备,整个生态成熟完善,能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环境。
《新粤商》:当前企业出海已成为一大趋势,硕成在海外进行了哪些布局,关于民营企业出海有哪些经验分享和行业建议?
曾庆明:硕成目前的海外布局主要集中在泰国和印度。我们跟随行业步伐,在泰国大成府购买了50亩土地,计划今年启动建设,明年实现投产——目前当地已聚集了几十家PCB企业投资建厂。在印度,我们则采取技术合作的模式,由我们提供核心技术和原料,当地合作伙伴负责生产。
从实际运营来看,泰国的产业链配套仍不够完善,很多基础化工原料如“三酸两碱”成本高昂,导致整体生产成本较国内高出约10%至45%。
民营企业出海需做好充分准备,企业出海绝非易事,并非“走出去就一定能盈利”。出海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挑战,包括BOI审批、人员安全、保险等问题,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最关键的是要明确:你的市场在哪里?客户在哪里?产品更适合哪个区域?只有搞清楚这些,出海才有基础。就PCB行业而言,常有人说“若没有上亿利润,不要轻易出海”。
《新粤商》:硕成即将迈入20周年,在未来有哪些新的布局和规划?
曾庆明:硕成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材料与制程方案提供商,使命是引领行业进步,通过提供更低碳、环保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让客户的生产流程变得更简单高效。围绕这一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我们将持续在电子材料领域深耕迭代。
过去这些年,我们始终紧跟客户与市场步伐不断扩产发展。未来,在经营目标上,公司下一个里程碑是实现营收10亿元,并积极筹备IPO,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助力企业发展。
此外,公司也制定了“五个一百”战略目标:一是打造100个核心产品;二是培养100位总经理;三是实现产值100亿元;四是希望高管健康工作、生活到100岁;五是打造百年企业。
《新粤商》:如何理解粤商精神,硕成在发展中如何践行粤商精神?
曾庆明:粤商精神的核心在于企业家的担当,这体现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对员工与社会的贡献,以及在行业科技创新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为新一代粤商,我们既要传承吃苦耐劳、敢闯敢试的传统精神,也要积极拥抱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趋势。在我看来,新粤商精神应聚焦三个维度:一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尤其在数字化与AI等领域提前布局;二是全球思维与战略格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例如我们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在东南亚推进产业布局;三是坚持科技创新,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将企业发展融入时代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