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成都中泰青白江金属制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3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和办公楼主体已基本成型。“我们正在筹备年底投产,预计明年正式运营后的产值在10亿元以上。”成都中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中泰)部门经理张跃说道。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成都中泰正加快打造西南地区金属制品研发生产高地。显然,建设中的生产基地是其核心承载。
成都中泰青白江金属制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从今年1月6日“过规”,到现在8个多月时间所创造的“青白江速度”,是当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作为成都对外开放的重要承载地,青白江区一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的“一号工程”,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营商环境深层次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9月28日,青白江区召开解读“强园区促开放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新政”(以下简称“新政”)新闻发布会,发布100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强园区促开放,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加快建设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欧洲产业城片区
强园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去年10月,成都市在全市产业园区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市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之一的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然成为青白江区发展的优先项。
当前,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一区三园”发展格局,聚焦现代物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先进能源、航空航天五大主攻产业方向,正加速构建千亿级临港产业生态。“新政”聚焦中心、服务大局,100条政策举措中,支持园区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举措就有51条,占比超50%,包括健全园区服务机制、提升投资促进保障、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等各个方面。
8月29日,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欧洲产业城片区的福融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第二条全球领先的8.7米多层共挤膜材料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该公司继2024年6月首条生产线投产后,短短一年时间内实现的又一跨越式突破。2024年8月25日,该公司首条生产线建成投产59天,产值即突破2000万元,成功跻身国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列。
“这种速度让我们自豪。”福融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他看来,这份“速度”的背后,是青白江区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保障的成果,从项目建设到生产要素配置,从市场开拓到政策支持,均实现高效衔接。
筑好梧桐树,才能引来百凤栖。青白江区一直将一流营商环境视为城市重要的吸引力、竞争力。此次“新政”,立足园区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要,提出优化提升产业服务生态,明确“有什么、要什么、招什么”,实施项目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服务,从招引签约到建设投产,为项目“一对一”提供土地、能耗、融资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近年来,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众多项目投资青白江,落户铁路港,加码扩产。今年4月,预计总投资10亿元的蜀道丰田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正式落户;6月,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宣布将分期建设年产20万吨高性能玻纤生产线,总投资额23.48亿元;8月,计划投资约30亿元的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奥特莱斯综合体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园区的快速发展,有效支撑产业建圈强链、做大做强。今年上半年,青白江区五大主攻产业产值营收超300亿元,五大临港贸易产业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02.4亿元、增长52.8%,五大临港制造产业实现产值236.56亿元、增长8.4%。
促开放加速建设世界级陆港枢纽
青白江区因江而名、因厂而生、因港而兴,多年来,先后摘得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自贸区和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金字招牌,已实现从内陆腹地向开放枢纽、从老工业基地向泛欧泛亚港口城市的“两个历史性转变”。
“新政”聚焦枢纽建设这个立区“第一要务”,以通道促贸易、以贸易聚产业,在通道网络建设上增强通达能力,在外贸转型升级上创新贸易模式,在赋能企业出海上提升服务保障,在促进国际交流上便利人才流动,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外贸生态体系,持续优化合作共赢开放环境。
“我们是2018年从福建招商引资落地青白江的,最吸引我们的就是当地的港口优势。我们去年的单量是20多万单/月,今年基本能达到30多万单/月。”好嗨购国际贸易(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嗨购)副总经理周雄说道。作为青白江区跨境电商产业的链主企业之一,好嗨购链接的上游是海外商家,下游是国内的电商平台,包括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增长势头明显。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青白江区跨境电商产业实现393.5万单,货值达9.5亿元、同比增长42.4%。跨境电商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这一切离不开陆港枢纽的加持。
“澜湄蓉欧快线”“越桂蓉欧快线”“蓉欧速达国际五定班列”……青白江区持续推进“8大方向、20条国际干线”的国际多式联运网络建设,依托国际班列搭建高效通达的全球配送网络,加快推动国际物流能力向跨境贸易流量转化。“新政”提出,将拓展亚蓉欧国际大通道,提质运行成都国际班列,推动中欧(中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班列等协同运行和有效衔接,“川货出川”“川货出海”必将更加高效便捷。
货物运输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新政”还聚焦进出口货物查验、运输、配送等环节创新运输模式,促进企业持续降低物流成本,提出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监管模式试点,推广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提升货物通关效率;开展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试点,持续拓展中亚“铁路直达+公铁联运”模式,开展TIR出口国际道路运输,提升货物运输效率;创新“澜湄蓉”鲜果专列“一箱到底”全冷链模式,实现企业物流成本与损耗双降;探索低空物流“空铁联运”“空公联运”模式,实现企业物流配送环节降本增效。
当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建立起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截至目前,成都国际班列已连接境外126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累计开行超3.5万列。
优环境加大企业友好型政府服务
一流的营商环境关键在于一流的服务,企业轻装上阵、专心经营离不开一流的服务。
“我也在全国很多地方做过企业,青白江的营商环境和涉企服务是非常到位的。”在成都中泰张跃看来,青白江区对成都中泰非常关心,建有专门的政企沟通群,有关自然灾害、环保等方面的信息都会在群里提醒,企业的诉求可以直接在群里反映。“经信等部门也会经常跟我们打电话,告诉我们可以享受的政策,以及补贴申报等。建设中的问题,都是我们直接提出来,他们来解决。”张跃进一步说道。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否肥沃,关键看打出的“粮食”。在青白江,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茶百道与蜜雪冰城这对“甜蜜CP”,一步步从这里发展壮大,走向世界。
茶饮行业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借助青白江世界级陆港枢纽优势,茶百道将供应链总部、蜜雪冰城将亚洲总部设在青白江。得益于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这两大茶饮巨头正在实现从物料高效分拨,产品研发到全球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茶百道的境外门店已落地韩国、西班牙、新加坡、法国等8个国家及地区,蜜雪冰城的海外版图覆盖东南亚、日韩、中东等11个国家和地区,两大茶饮巨头也分别在2024年和2025年实现港交所主板上市。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于服务,企业最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青白江区委常委窦川说。从一定程度而言,“服务”比“招商”更重要,企业发展壮大本身就是营商环境的“外化”。
此次“新政”,青白江区以打造企业友好型政府服务为统领,全面对照企业需求,全面对标先进地区做法,用积极务实举措,做优做实“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服务。
在“有需必应”方面,将建立健全“进解优促”常态长效机制,开发上线“企业诉求码上办”服务场景,开展“证照联办”融合审批改革,推进“抵押即交证”,探索“引进即筹建”服务机制,积极为企搭平台给机会,主动作为提升涉企服务精准性;在“无事不扰”方面,将探索“无感智办”服务,对新出台惠企政策事项免申即享率原则上不低于30%,精准落实行政处罚轻微不罚、首违免罚制度,建立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建立健全涉企“一码检查”机制,开展法治体检、税收健康体检、知识产权法律体检活动,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随着新版政策的出炉,奋进的青白江正加快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努力让各类经营主体在青白江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未来的青白江,必将在向西向南开放中成为“超级枢纽”,链接更多发展要素,加速迈向“世界级陆港枢纽、现代化新兴城区”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