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田甜)今年10月下旬,一汽-大众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规模的乘用车企业。在近日开展的“一汽-大众匠心溯源之旅”活动中,一汽-大众通过开放研发、制造及质保等核心部门,向外界展示了达成这一里程碑背后的全体系支撑能力。

一汽-大众长春基地(田甜摄)
在一汽-大众长春基地,与会嘉宾见证了3000万辆规模下的精密管控体系。320多个关键部位的螺丝拧紧过程全程监控、关键螺丝拧紧数据全程监控并保存15年等硬核能力,构成了规模化量产中保障品质一致性的基石。
高标准落地离不开智能制造的支撑。在焊装车间,总装环节采用“拧紧视觉+AI大模型”实时监测,确保问题可快速追溯与解决。凭借汽车关键点焊技术及周边核心装备开发、全自主汽车诊断技术等4项创新成果,一汽-大众近期入选工信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典型案例”,成为吉林省唯一获评企业。
一汽-大众规划工艺技术部部长郎庆东在活动上表示,安全源于高标准工艺与先进制造体系的结合,规划部的核心职能在于将战略规划转化为生产线上的具体技术实践,从而在践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同时,确保商品质量的可靠与稳定。

技术开发部门的角色演变,折射了合资车企的转型路径。从1991年引入德系标准,到如今形成造型开发、虚拟仿真、整车试验全链条能力,一汽-大众聚焦核心赛道,持续加速创新自研。
一汽-大众技术开发总监、首席技术官邓国辉在活动上表示,经过34年发展,技术开发部门的能力不断增强,项目经验丰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通过持续积累关键技术能力,已实现整车的全面主导开发,为产品竞争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市场营销方面,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以差异化策略应对多元需求。大众品牌启动组织流程变革,通过双链路运营与专属顾问等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奥迪品牌推行融合直售模式,以全国统一价格消除消费者顾虑;捷达品牌深入下沉市场,通过创新营销触达更广泛用户。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一汽-大众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管理体系。截至目前,一汽-大众五大基地全面建成“无废工厂”,清洁电力的使用比例已提升至51%,过去三年节能减排技术升级累计投入超过8亿元,万元产值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了41%,并实现环境影响事故为零。
一汽-大众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质量至上”的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高品质商品,助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