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河南农村中小银行改革再迈出重要一步。

据河南农商银行官网发布,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批准,河南农商银行正式吸收合并开封、平顶山、安阳等9个地市范围内的82家农商银行、村镇银行。合并后,该行将承继这82家机构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网点以及其他一切权力,原机构变更为河南农商银行的分支机构,客户权益等继续有效,各项服务保持不变。
此次大规模整合,是自今年2月河南农商银行正式成立以来,首度公开披露的大范围机构合并动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河南农商银行吸收合并82家机构,是本轮农信系统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不仅体现了‘一省一策’改革思路下的统一法人模式实践,也标志着河南省在整合地方金融资源、优化金融生态、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回溯河南农村中小银行的改革历程,其路径选择曾经历显著调整。2022年10月,河南省农信社改革方案获批。该方案明确采取“联合银行”模式,即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保留基层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通过参股或控股实现统筹管理。该模式于2023年11月正式落地,河南农商联合银行挂牌开业。
然而,改革进程在2024年7月迎来关键转折,从“联合银行”模式转向强调集中统一管理的“省级农商行”模式。彼时公告表示,包括河南农商联合银行、郑州农商银行在内的25家省内法人机构审议通过决议,决定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唯一的省级法人机构——河南农商银行。
“通过吸收合并,河南农商银行将整合全省范围内分散的金融资源,形成统一的法人实体,提升整体资产规模和服务能力。”娄飞鹏分析认为,相比于“联合银行”模式,“统一法人”模式可以集中力量化解这些机构的历史遗留问题,提升整体资产质量和稳健运营能力。
2025年2月,河南农商银行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正式成立,总部设于郑州。当前,其注册资本约292.47亿元,资产总额2.58万亿元,存贷款规模居河南省首位。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提出“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完成河南农商银行组建”,并将此项改革列为年度重点任务。随着此次82家地方机构并入,娄飞鹏认为,河南农商银行的体系规模与网络覆盖将得到进一步扩展,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农业、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支农支小”的政策定位。
然而,大规模整合也伴随着挑战,比如部分被合并机构存在不良贷款率始终较高。“这些不良资产的消化和处置将成为河南农商银行短期内的重点任务”。娄飞鹏指出,“不良资产分布在不同的地市和机构中,涉及多种行业和客户类型,处置难度较大”。同时,“吸收合并大量机构后,河南农商银行的资本消耗将显著增加,尤其是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可能需要计提更多拨备,影响资本充足率”。
面对这些挑战,业内已有成熟的应对工具。娄飞鹏认为,河南农商银行可借助地方AMC进行不良资产批量剥离;地方政府可通过发行专项债为农商银行补充资本,河南省也可能采取类似方式,缓解资本压力。
“此外,还需通过建立统一的风控体系、引入外部力量、强化培训与考核、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机制实现平稳过渡。”他补充道。这些举措的结合运用,或将有助于河南农商银行在改革中实现“化险”与“发展”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