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上市的创新药企IPO获得受理。上交所官网显示,北京鞍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石生物”)科创板IPO获得受理,公司拟募集资金24.5亿元。目前,鞍石生物已迈入商业化阶段,公司主要产品万比锐(伯瑞替尼)已实现上市销售。不过,由于万比锐销售时间尚短,公司尚未实现盈利。值得一提的是,鞍石生物账上还有高额商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誉余额为9.27亿元,占同期总资产的比例为56.64%。

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
上交所官网显示,鞍石生物科创板IPO于9月26日获得受理。
招股书显示,鞍石生物是一家迈入商业化阶段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肿瘤等存在重要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疾病领域,致力于通过高效率的自主研发提供高品质的创新抗肿瘤药物,让患者的生活更有质量。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创新药物管线中万比锐(伯瑞替尼)已实现商业化,安达艾替尼处于新药上市审评阶段,ANS01与ANS03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公司正在全球多地开展多项临床研究试验,包括四项Ⅲ期临床研究。
其中,伯瑞替尼于2023年11月在国内首次获批上市,2024年11月,伯瑞替尼用于治疗MET ex14跳跃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与ZM融合基因阳性脑胶质瘤两项适应症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以来,伯瑞替尼于2025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0%。2025年6月,伯瑞替尼获批用于治疗MET扩增非小细胞肺癌,累计已有三项适应症在国内获得上市批准。
不过,在伯瑞替尼获批上市前,鞍石生物未产生主营业务收入,是一家研发型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3月,鞍石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0、1295.8万元、7165.62万元、6404.25万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6367.77万元、-28271.5万元、-47871.33万元、-9165.29万元。
此次申报科创板,鞍石生物采用《科创板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五)项规定的上市标准。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表示,创新药企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获受理,表明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的支持政策仍在延续,监管层在审慎前提下为具备核心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开放了融资通道。
账上商誉9.27亿元
还未实现盈利的鞍石生物,账上却有着高额商誉。
招股书显示,2023年9月,鞍石生物以同一控制下收购的方式收购北京浦润奥100%股权,将原计入共同控制方香港鞍石的商誉计入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即形成商誉9.27亿元。
据了解,北京浦润奥成立于2012年,是鞍石生物研究开发伯瑞替尼的下属主体。鞍石生物实际控制人石和鹏自北京浦润奥成立起一直担任总经理职务,全面负责北京浦润奥的经营管理工作。股权收购完成后,北京浦润奥成为鞍石生物全资子公司,仍由石和鹏负责经营管理。
鞍石生物也在招股书提示风险称,若未来北京浦润奥自身经营发生较大变化,或未来宏观经济、市场条件、产业政策或其他不可抗力等外部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使公司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此次申报科创板IPO,鞍石生物拟募集资金24.5亿元,投向新药研发项目、补充营运资金项目两个项目,分别拟投入募资额19.5亿元、5亿元。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鞍石生物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