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8 22:24:10 股吧网页版
养生咖啡与助眠贴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爆款”密码与破局之道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邹臻杰

  “今年8月底,我们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共同研发的‘保贝一千’婴幼儿护肤系列品牌开设了首场线上科普直播,吸引了不少宝妈线上‘围观’。”在聚集了多个美妆健康领域技术转化实验室的上海“美创静界”孵化器,上海森特维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傅勤告诉第一财经。

  傅勤认为,成果转化只是新品牌在市场上迈出的第一步,让新品牌迅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是关键。

  业内资深人士称,随着近年来我国科研成果转化“氛围”火热,相关政策文件也为之倾斜,但除了头部“爆款”外,仍然有相当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下的产品未能顺利打开销路,并不断发展壮大。科学成果转化产品在市场化、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该如何被打通?还有哪些机制方法有待完善?

  医企协同更“紧密”

  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协同模式正在往更“紧密”的模式发展,其模式的最终导向则是在于将产品惠及更多患者与受众人群。

  “我们的‘护全家’益生菌系列,有三株益生菌是企业自主筛选开发的,其中一个自主开发的核心菌株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开展了联合研究,双方专家团队负责对可以改善肠道屏障损伤和高血糖的‘副干酪乳酪杆菌BD5115’进行功效验证、机制分析等,该产品已经完成转化上市。”日前举办的2025全球技术转移大会的“转化集市”上,一款叠加了科学家权威研究的益生菌品牌引来诸多合作方、参会者驻足。

  产品研究方之一、光明乳业研究院科研中心的一位博士告诉记者,企业自主建设了益生菌菌种资源库,“正在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进一步合作,针对菌株代谢产物开展多项细分研究,让产品背后的科学依据更充分”。

  “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多个医企协同项目,有项目以成果交易的方式转让给了科创企业,有项目已经转化成了产品并且实现了上市销售。”上科耀实有限公司是上海科学院直属的转化服务机构,公司成果转化负责人、高级技术经理人黄盛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围绕中小企业、社会机构提供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评测评估等服务,“实验动物生产、使用及质量鉴定是下阶段的重点”。

  黄盛炜举例,比如,今年5月,上海科学院旗下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成功转化了一项科研成果(转让金额为428.57万元),该成果是基于脑卒中预警健康管理的智能量表系统,受让公司正在研发以该系统为软件的卒中筛查设备;再如,公司已为上海市东方医院成功转化了一款“睡眠改善保健贴”,目前该保健贴已经上市售卖。

  谈及如何为科学成果转化提供最终的“落地”支持,黄盛炜表示,前期,需要协助医企协同项目获得一定的资助,并对项目研发的全过程进行记录与管理;中期,则需要协助项目获得知识产权、进行概念验证等;后期,还需协助受让企业一同推进品牌联动与授权方案、制定好合规的宣传与推广策略等,才能使科学成果转化产品最终顺利上市。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技转大会上,一些有中医特色的茶包、食饮等养生产品正在受到更多人群的青睐。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下称“岳阳医院”)推出的避暑、檀香、驱蚊等随身锦囊,有滋阴降火、调节血脂等功效的养生茶饮,以及中式“咖啡”等都是其中代表。

  岳阳医院科研处处长张春雁告诉记者,上述产品中,最受欢迎的是中式“咖啡”——碧荷玉斛冷萃饮;这款冷萃饮可以清热消暑、养阴生津,适用于口干咽燥、容易上火者,湿热或暑湿困扰者以及需要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的人群。

  张春雁表示,对医院来说,将科学成果转化的产品推向市场端并创收的过程中,最大的痛点在于如何找到“靠谱”企业,并且和企业一起推动产品上市,“这一过程中,技术经理人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医院里,多数技术经理人都是科研处的老法师们‘兼职’同步操作,然而,市级中医医疗机构在过去积累了大量的名老中医经验方和院内制剂,这些成果需要由专门的科技成果机构来对接、运营”。

  张春雁认为,对于院内成果的具体转化落地,首先,应该如何挖掘真正有效且有转化上市潜力的科技成果;其次,是如何展示成果的价值;再次,是如何寻找合适的、匹配的、成熟的企业。

  “其中,最重要的是成果真正有效、受众人群足够多,且愿意与企业一起促进成果上市。”张春雁说,转让方和受让方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只有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将医院有效的成果变为上市产品,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同时,转化也不是一转了之,而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与企业交流,共同应对上市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将各自的专业领域有效地交叉融通,加速推进产品落地。

  如何真正破局

  事实上,我国广告法对于医疗服务、药品、医疗器械等的宣传有明确规定,诸如“普通产品宣传保健功效”“未经审查发布广告”“虚假宣称功效”等做法都属违法情形。今年3月以来,上海、四川等地也陆续发布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内容涉及“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广告类信息”“对以上商品进行直播带货等不当牟利行为”“借科普之名行广告、带货之实”等。

  在医学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的创新中,协和维生素E乳堪称成功的范本。但随着产品热销,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冒牌产品。这一产品的研发代表了中国早期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资金支持的不足,以及市场推广的困难。

  一项科学成果在市场化、商业化落地层面,究竟还有哪些配套机制待完善?

  对此,傅勤所在公司的路径是,新创品牌与医院等权威机构一同制定(婴儿湿疹护理领域)团体标准、参与相关知识分享等,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实力;同时,还会与垂类第三方平台组织私域户外体验一类销售转化率更高的活动,“企业需要遵循其中核心不变的逻辑:先科普,再落地”。

  上海国际医学技术转化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傅军称,科学成果转化的一些产品,如常见的药食同源产品、家用医疗器械产品等,在市场准入方面的门槛较低。企业除了布局传统的产品销售渠道,一些健康科普联盟的建立也可以成为消费者了解科学转化产品的渠道,但需要注重好方式方法。

  作为技转大会“转化集市”的发起方之一、迈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蔡文怿告诉记者,今年首次开设该集市,目的就是将来自中科院上海营养所、江南大学、常州大学等机构的最新科学成果转化产品与C端受众面对面,让产品在市场上寻求更多机会。

  蔡文怿称,事实上,高校、科研院所的转化产品,其无论是从品牌包装、营销推广还是品牌宣传上来说都是比较偏保守和传统的,也缺乏一定的渠道,但从消费者体验感和反馈来看,他们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品还是非常认可的,“包括采用的原料、工艺等都是高质可靠的,如果能结合一定的市场卖点,采取较前沿的营销模式,其实能打开一定的销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