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沈阳至白河段(以下简称“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开通运营,北京朝阳站至长白山站最快4小时33分钟可达。
沈佳高铁沈白段于2019年12月,2020年8—9月,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会同吉林省、辽宁省批复初步设计,2021年7月全线开工建设。
沈佳高铁沈白段全线新建隧道85座、桥梁175座,在长白山余脉与辽河平原间,为最大限度减少耕地占用,沈佳高铁沈白段桥隧比达到了77%。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工程建设者克服了地质构造复杂、极寒天气条件恶劣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等诸多困难和严峻考验。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京哈高速铁路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部员李方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沈佳高铁沈白段建设主要需克服四重困难。
一是工程处于高寒区,冬季气温可降至零下30~40℃,每年有效工期不足200天;二是项目地质复杂,跨越多条河流、山脉及地震带,对工程的勘察设计及施工带来了挑战,许多工点需要特殊设计、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三是环境艰难,征地拆迁、树木砍伐难度高;四是沈佳高铁沈白段野生动物多,生态红线内施工的审批程序复杂。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设”)沈佳高铁沈白段项目总工程师刘伟表示,为应对长白山路段极寒天气对路基的影响,中国铁设设计了“物理化学改性+立体防排水的双重调节动态温控路基系统”,成功处理17.2公里膨胀土路段;同时整合纤维混凝土等材料,搭配放缓边坡、预加固桩等措施,构建防排一体化综合支护技术体系,实现膨胀岩土路堑基床变形控制与边坡稳定双重保障。“沈佳高铁沈白段项目面临的挑战都是世界级的。”
据悉,沈佳高铁沈白段途径浑河、辽河冲积平原、大伙房水库,以及长白山系龙岗山脉等地区,沿线植物群落类型丰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品类繁多。
中国铁设沈佳高铁沈白段环保专业负责人姜建梅表示,工程穿越园池湿地自然保护区,这里栖息着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工程选线阶段利用既有廊道避让了中华秋沙鸭集中活动区,设计阶段为减少列车运行噪声及灯光对秋沙鸭的影响,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了直立式声屏障及全封闭声屏障。
在抚顺市区噪声敏感区域,建设了1900米半封闭声屏障,为居民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全线共规划36处生态廊道,保障山林生灵自由迁徙,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
沈佳高铁沈白段向南衔接京哈、沈大等高铁路网,向北与敦白、牡佳高铁相连,中部与规划的长辽通、丹通高铁互通,构建起东北地区南北贯通、东西互联的高铁网络,实现了辽宁省“市市通高铁”目标。
沈佳高铁沈白段建成通车后,最高时速按350公里运营。开通运营初期,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64列,其中跨线动车组36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