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科技竞争
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科技竞争依然是最重要的结构性行情线索,对应的是资源+出海+新质生产力的行业配置框架,除此之外,值得博弈的方向有限。
对于资源板块,行情的本质驱动力还是传统资源行业在全球高利率环境下持续投资不足带来的供给受限,复杂的地缘环境和各国的安全自主主张导致此类供给波动更加频繁。对于企业出海,市场会逐步意识到中企出海和全球化是本轮行情最核心但又相对隐晦的基本面和行情线索,贸易环境的稳定以及中国反内卷是维系行情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中美形成相互制衡的微妙平衡对当下的行情至关重要,中企只有站在全球市场才能看到不断抬高的市值天花板,10月的APEC会议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验证点。
对于科技竞争,中企正从战略隐忍走向战略进取,中美科技竞争走向白热化,未来AI竞争从云端蔓延至端侧,AI Agent在端侧设备普及,已经固化的移动互联应用生态壁垒可能再次重构,带来不亚于移动互联应用初始爆发期的巨大商业机会,一旦这个产业趋势实现,中企在科技领域就正式进入战略反攻期。
招商证券:关注三季度业绩有望改善或持续高增的细分领域
受低基数、扩内需等政策提振、叠加反内卷和降息预期催化下PPI止跌回暖,8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转正。考虑到出口韧性增长,反内卷背景下PPI止跌回暖,但低基数效应或逐步减弱,盈利有望震荡修复。
结合8月以来盈利预期增速变化、2025年二季度合同负债增速边际变化、三季度中观景气数据来看,三季度业绩有望改善或持续高增的领域预计主要集中在:(1)景气修复的中高端制造业:蓄电池及其他电池、印刷包装机械、锂电专用设备、军工电子、风电零部件等;(2)高景气延续的AI产业链: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模拟芯片设计、游戏等;(3)供需结构改善、价格上涨的部分资源品:氟化工、铜、黄金、焦炭、农药、玻纤制造等,以及粮油加工、家电零部件Ⅲ等。
中国银河证券:节前短期波动加大,不改市场向好趋势
节前部分资金情绪趋于谨慎,市场交投活跃度小幅回落,宽基指数呈现震荡格局,但短期波动不改市场向好趋势。同时,结构性行情依然突出,科技板块受益于海内外产业趋势持续催化,尽管在情绪面影响下,9月26日行情出现调整,但短期压力释放后,仍存在修复向上空间。
展望后市,随着10月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十五五”规划,A股市场有望迎来关键窗口期,市场风险偏好或将进一步回暖。同时,流动性预计延续向好趋势,两融余额处于上行通道中,居民存款搬家仍处于初期阶段,美联储降息为全球流动性提供支撑。仍需关注中美谈判对短期结构性行情的扰动。配置机会主要集中在四个主题:新质生产力主题、反内卷、大消费板块、“两重”领域。
中信建投: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
国庆假期前往往出现流动性收缩特征,但这种冷清多为“情绪性缩量”。同时国庆一般呈现“节后开门红”的特征,牛市中节后涨幅通常维持更持久,并且往往呈现出长假与利多事件催化同时发生的典型市场特点,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
近期市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国内政策和产业结构性景气,对中美关系关注度有所不足,9月以来中美关系存在阶段性改善的迹象,或在四季度逐步被市场定价。市场资金在算力板块集中交易后,逐步向其他低位景气成长赛道切换,中期市场或仍延续慢牛格局。在宏观经济尚未全面复苏的背景下,具备结构性景气的新赛道仍将成为投资的胜负手。重点关注催化事件较集中的景气板块:半导体、新能源、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有色等。
光大证券:把握震荡窗口,积极布局
历史上,在牛市的行情中,市场出现波动并不罕见。当前市场开启回调的时间点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历史规律。悲观情形下,若市场继续调整,其回调或将使得本轮市场震荡上行阶段的涨幅收窄至6%—7%,回调低点(上证指数的点位)或将在3600点附近。
国庆节后市场有望继续上行。历史来看,节后随着市场热度的回暖,市场通常表现较好。对于本轮行情而言,支撑股票市场上涨的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市场估值目前也较为合理,并未出现明显透支,预计节后市场大概率将重新回到上行区间。
中长期建议重点关注TMT主线。目前来看,市场的上涨或许主要以流动性的驱动为主。流动性驱动行情下,行情中期TMT更容易成为主线,本轮或许也会如此。TMT板块当前存在较多催化,如产业趋势持续有进展、美联储降息周期已经在9月开启等,自身也存在上行动力。从近期板块轮动的情况来看,TMT已经有所占优,未来行情或将延续。
申万宏源:调整后,红10月
A股小级别调整波段未结束的判断正在验证。中期没有下行风险,短期调整也不是大级别。调整兑现后,“红10月”是大概率:长期政策布局期临近,科技催化仍在延续,短期性价比调整可能很快到位。展望中期市场,2026年春季前,科技产业催化显著多于顺周期催化的格局不变,同时,科技成长可能会有中短期性价比问题,但距离长期性价比低位还有差距。科技成长可能延续趋势行情,最终演绎到长期低性价比区域。
展望后续结构,科技成长趋势性占优,科技内部高低切换效果好于成长价值之间的高低切换。后续有新催化的新增景气方向仍会有高弹性,已经累积一定涨幅的科技板块(海外算力、创新药,储能、固态电池、特斯拉机器人,光刻机),中期行情还有空间。反内卷是结构牛向全面牛转化的关键结构,是重要的中期结构(光伏和化工)。港股中期展望不变,中期港股可能继续受益于“特朗普降息看涨期权”不断强化+新经济产业趋势发酵,港股龙头代表性强。
国投证券:“十一”前后大盘依然维持强势震荡状态
基于我们梳理总结的A股大牛市十大核心跟踪关注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截至目前本轮牛市大盘指数并未出现泡沫的明确信号,相较历次大牛市呈现出“体量创新高、热度未极端、驱动力不均衡、结构性鲜明”的特征,“十一”前后大盘依然维持强势震荡状态。
面向四季度,牛市虽并未结束但或已进入考验基本面接力与风格切换的关键阶段,水牛能否向基本面牛定价过渡或许在11月会得以验证。基于历史统计,“十一”前后发生风格切换并不明显,但三季度至四季度风格切换则颇为明显,这意味着三季度涨幅靠前的主流品种多数情况在四季度无法进一步延续。显然,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兴业证券:10月新一轮上行正在蓄势
首先,经历前期震荡波动带来的消化、整固后,当前已有很多板块拥挤度回落至中等或偏低的位置,市场整体拥挤度压力已显著缓解,为新一轮上行蓄势。其次,随着10月进入三季报交易窗口,有望带动市场聚焦景气线索、凝聚新的共识,成为市场“破局”的重要抓手。此外,参考历史经验,国庆节后本身也是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的传统躁动窗口,今年重磅会议密集催化下将更加具备抬升的锚点。
因此,我们认为,经历9月以来的震荡整固后,随着拥挤度压力缓解、三季报交易再次为景气主线凝聚共识、10月密集重磅会议提振预期,新一轮上行动能正在蓄势,10月市场中枢有望再上台阶。结构上,仍是以景气和产业趋势为核心,重视三季报景气线索、“十五五”规划受益行业,包括创新药、AI(算力、游戏)、军工、电池、反内卷。
华西证券:A股、港股暂时折返,慢牛即长牛
A股在经历了7月—8月的趋势性上涨和科技龙头的交易拥挤后,9月以来资金分歧有所加剧。临近长假,“日历效应”下场外资金入市或有放缓,短期A股、港股有望阶段性震荡休整,部分资金倾向于节后布局10月行情。中期来看,本轮牛市演绎仍在延续:股市微观流动性宽裕,资本市场“稳股市”政策和中长期资金入市构筑慢牛基础;经济数据偏弱,但反内卷效果已初步显现,A股中长期盈利预期边际改善;产业趋势上,中国企业已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展现全球竞争力,科技领域维持高景气度。
行业配置上,科技赛道主线不变,10月“景气投资”与“主题投资”并存,成长内部轮动有望加快(AI中下游应用、固态电池、储能、算力、创新药等);关注非科技板块中景气向好的领域,如化工、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等。
国金证券:成长投资会逐步从科技驱动走向出口出海
过去中国的“牛市”,更多是追随了全球金融的过度扩张,其行业联动性本身也依赖于美国驱动。在全球金融资产高位情况下,实物消耗与中国实体经济盈利正在修复,脱虚入实的进程才会带来中国资产的真正行情,也会是资源品新一轮行情的开始,而成长投资会逐步从科技驱动走向出口出海。
具体配置建议:第一,同时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带来的经营状况改善、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的实物资产:上游资源(铜、铝、油、金)、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锂电、风电设备)以及原材料(基础化工品、玻纤、钢铁);第二,盈利修复之后内需相关领域也将逐渐出现机会:食品饮料、猪等;第三,保险的长期资产端将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