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将实施
◎记者李雁争霍星羽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直指行业资源保障不足、高端供给欠缺、有效需求待挖等核心痛点,从优供给、增储量、促应用等维度推出10项举措。
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经济效益保持向好态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方案将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列为首要任务。提出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铜、铝、锂、镍、钴、锡等资源调查与勘探,科学有序投放矿业权。支持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资源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及装备攻关。
方案还提出,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推动超高纯金属等高品质原料、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攻关突破。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低碳冶炼工艺等中试平台建设,发挥重点新材料平台作用,加快材料应用验证及迭代升级。
此外,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通过设立绿色通道等方式,依法依规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核准、备案、节能审查、环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等进程。科学合理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推进氧化铝、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等行业节能减污降碳改造。推进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开展“人工智能+有色金属”行动,建设有色金属行业大模型。加快研制高端新材料标准以及重点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制定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标准,开展铜、铝、铅锌、镁等行业规范公告管理。
同时,拓展消费需求,激发市场消费潜能。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积极拓展高端铝材、铜材、镁合金应用。支持上下游企业通过签订长期采购协议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稀有金属应用水平,加快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推进前沿材料创新应用,打造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培育新兴市场。
在深化开放合作方面,方案要求,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指导和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引导高端新材料及制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合规出口。加大阳极铜、氧化铝等初级产品进口。加快制定钨等再生金属进口标准,支持符合要求的再生资源进口。稳步推进境外有色金属项目建设,支持与周边国家合作建设有色金属境外经贸合作区,引导产品与成套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等协同走出去。
方案提出,适时丰富重要有色金属期货交易品种和金融衍生品种。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未来两年将加快推出更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细分品种的期货及期权产品,特别是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稀有金属和小金属品种。这将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更精准的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企业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生产经营。
同时,方案强调的再生金属产业发展,也需要期货市场探索推出再生金属相关衍生品,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定价参考和风险对冲工具。
顾冯达表示,方案的实施将加速行业分化与整合,引导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具备强大资源获取能力、技术研发实力和综合服务体系的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方案重视再生金属和绿色低碳发展,将改变行业的成本结构和竞争要素,推动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体来看,方案是引导行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安全发展的蓝图,其成效将直接影响我国在全球有色金属产业格局中的地位以及相关产业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顾冯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