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9 01:11:50 股吧网页版
金融资源配置向“实”发力 筑牢经济发展的资金“压舱石”
来源:上海证券报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20%;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十四五”时期,金融系统一方面筑牢“压舱石”,强化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当好“助推器”,力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增量、扩面、降价

  实体企业融资“获得感”提升

  “2021年,银行给我们的贷款利率还都在4%以上,贷款额度也比较紧张。这几年,尤其是今年,明显感觉支持力度更大:贷款利率降到3%以下,额度也宽裕多了。”福建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新申请的一笔贷款,帮助其稳稳接住了千万元级订单的资金周转需求。

  近年来,我国实体企业面临着内外部挑战,在经营中处处要算好“成本账”。降低融资成本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据上述企业负责人介绍,连一些利率偏高的早期存量贷款,企业也在逐步用新的低息贷款置换,以期进一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还有一些中小制造业企业向记者反映,过去贷款利率最高时超6%,现在的利率仅为过去的一半。

  这是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护航实体企业经营的缩影。“十四五”期间,我国贷款增量、扩面、降价,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的作用日益凸显,实体企业的融资获得感明显提高——信贷、社融等金融总量稳步增长,始终快于名义GDP增速;企业和居民部门的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行;“首贷户”持续增长,表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触角”不断延伸、下沉。

  一组数据能直观透视这些变化:

  ——价格上,2020年12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为5.08%;2025年6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3.48%。

  ——总量上,202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社会融资规模分别为172.75万亿元、284.83万亿元;2025年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分别为269.1万亿元和433.66万亿元。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数据变化的背后,是一系列金融政策力挺:2020年以来,央行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

  “‘十四五’期间,金融体系在稳定宏观经济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对记者表示,货币政策多次降准降息,释放长期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了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

  强化重点领域支持

  做好“五篇大文章”书写金融新答卷

  天上卫星,地上小麦,科技与农业在杭州余杭的乡村发生了奇妙碰撞。山行(浙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全省耕种了12000亩土地。如何将企业拥有的农产资源,转化为对企业“真金白银”的信贷支持?

  “通过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农业种植2.0监测方案,我们为企业发放了1000万元普惠小微流动性贷款。”兴业银行有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该行将政府数据、行业信息与遥感影像融合,提升了农作物资产评估与风险预警效率,助力解决传统农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1年末至2025年6月末,兴业银行普惠金融项下贷款增幅达95.81%。

  “十四五”期间,着眼于经济转型升级,我国金融服务质效提升,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信贷投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由重资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领域升级提档。

  一组数据可以管窥金融结构优化的“成色”:2025年上半年,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约70%;2020年末至2025年一季度末,信贷资金更多投向了实体企业,企业贷款占比由63%升至68%;制造业、消费行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得到了更多资金支持,在全部中长期贷款中,制造业占比由5.1%升至9.3%,消费类行业占比由9.6%升至11.2%。

  近年来,金融系统持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贷款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政策对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了牵引作用。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025年3月,《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印发,各领域发展目标与保障机制进一步细化;4月,央行等多部门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国统一的统计标准……

  其中,在科技金融领域:我国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拓宽科技创新的多元融资渠道;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等“四项试点”,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五篇大文章,不仅回应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庞溟表示,例如:科技金融的加大投入,使创新型企业在早期和成长期获得了更多元的融资渠道;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分别对应人口老龄化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更好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关于下一阶段的货币金融政策,金融管理部门近期透露,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展望“十五五”,业内专家认为,金融体系仍需在“稳”与“进”之间寻求平衡。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监管与扩大开放并举,更好地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着眼于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转型升级,预计金融管理部门将会更大力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将是重中之重。其中,更好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主要抓手。

  “应推动金融与产业政策协同。”庞溟认为,金融资源配置应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绿色低碳产业紧密结合,形成“资金流”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同时,深化金融开放与国际合作,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支付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为企业“走出去”和外资“引进来”提供更便利的金融环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