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欧盟多国以及北约、乌克兰代表近日召开会议,同意在欧盟与乌克兰、俄罗斯的边界打造“无人机墙”。北约同时称,将强化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存在。
俄罗斯方面强硬回应,称“欧洲从未如此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战”,俄方将“坚决回应”对俄侵略。
专家解读,俄欧围绕无人机事件的对峙持续升级,引发外界对北约欧洲国家与俄罗斯发生正面交锋、导致俄乌冲突进一步外溢的担忧,加之美国特朗普政府立场近期出现反复,俄乌局势短期内难以从“冲突”转向“调解”轨道。
欧洲作何考量
丹麦国防部27日称,26日夜间至27日丹麦多处国防设施附近发现无人机。北约发表声明说,为应对无人机“入侵”丹麦,将强化在波罗的海地区军事存在。德国官员同日表示,德国部分地区无人机活动有所增加,德国将采取防卫措施。
针对持续发酵的无人机事件,欧盟负责防务的高级官员库比柳斯26日与波兰、丹麦、保加利亚、立陶宛等欧盟国家防长及乌克兰、北约代表召开视频会议,与会方同意在欧盟与乌克兰、俄罗斯边界打造“无人机墙”。
库比柳斯说,“无人机墙”将具备先进侦察、追踪和拦截功能,并作为欧盟东翼监测机制的一部分,“具体概念和技术路线图”将随后敲定。与会的乌克兰防长杰尼斯·什梅加尔表示,乌方愿意参与打造“无人机墙”。
据新华社援引《政治报·欧洲版》网站报道称,欧盟建立“无人机墙”的想法最早于2024年提出。本月波兰遭大批无人机“入侵”后,这一想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欧洲媒体指出,无人机事件进一步凸显欧盟和北约防御体系一大“致命弱点”,即在俄乌战场愈演愈烈的低成本、高机动性无人机战面前,欧洲现有防空体系成本高且效率低。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无人机墙”的威慑效果有限,目前更重要的应是加强欧洲及北约战略层面协调。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德米特里·斯特凡诺维奇说,欧洲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讨论如何部署雷达、谁出资、谁负责等问题,“无人机墙”短时间恐难以建成。
俄将“坚决回应”
针对欧盟和北约有关无人机事件的指控,俄方多次否认,同时警告“无人机墙”计划将加剧地区紧张氛围,俄方将“坚决回应”任何对俄侵略行径。
俄外长拉夫罗夫27日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阶段发言时说,一些国家明里暗里指控俄罗斯计划袭击北约和欧盟国家,俄总统普京一再揭穿这类挑衅行为。俄罗斯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这样的意图。
不少美国和欧洲分析人士认为,俄方的无人机行动是有意为之,一方面试探欧洲的防御能力,另一方面迫使欧洲防卫资源从支持乌克兰转向应对自身安全威胁。
但俄方指出,“无人机事件”是欧盟和北约蓄意反俄的手段,试图通过煽动紧张情绪、渲染俄罗斯威胁,为增加军事开支、加大对俄施压找理由。
俄外交部欧洲事务司司长马斯连尼科夫说,欧盟希望利用由无人机一事引发的“歇斯底里情绪”,给欧盟增加军事开支找借口。俄联邦委员会国防与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弗拉基米尔·奇若夫说,欧方从未就无人机事件尝试向俄方了解情况。
马斯连尼科夫警告,欧盟“无人机墙”计划将加剧地区军事和政治紧张气氛。
俄罗斯《国防》杂志主编伊戈尔·科罗琴科说,“无人机墙”作为军事基础设施既可用于防御也可用于进攻,该计划将使北约军事基础设施“前所未有地”接近俄边境。
据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上援引匈牙利媒体的调查称,乌克兰意图借无人机事件挑起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这背后可能是北约“鹰派”。如果这一切得到证实,“欧洲从未如此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战”。
大规模打击乌军工企业
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国防部28日发布通报称,27日深夜至28日凌晨,俄军使用高精度远程空基和海基武器以及攻击型无人机对乌克兰军工企业、军用机场基础设施实施了大规模打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方将继续对俄罗斯进行反击。
俄国防部的通报还显示,俄军打击了乌军无人艇和远程无人机组装及储存地,还有147个地区的乌克兰武装部队和外国雇佣兵的临时部署点。通报说,所有指定目标均被击中,俄方打击目的达成。
泽连斯基28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27日晚至28日上午,俄军使用近500架无人机和40余枚导弹对乌克兰实施超过12个小时的空袭,目前袭击已造成4人死亡,另有至少40人受伤。
泽连斯基说,俄军此次空袭的主要方向是乌首都基辅和基辅州。此外,扎波罗热州、赫梅利尼茨基州、苏梅州、尼古拉耶夫州、切尔尼戈夫州、敖德萨州也遭到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