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热点板块持续轮动,押注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算力等单一赛道的主题基金业绩涨幅居前。与此同时,部分坚守均衡布局的基金经理,通过在成长赛道内的多领域分散配置,既规避了单一赛道回调压力,又实现了亮眼的业绩锐度。
安信基金成长投资部总经理陈鹏以多行业均衡配置为核心策略,保持业绩领先。陈鹏指出,成长投资因其“顺人性”特质,易吸引大量资金涌入,造成赛道拥挤,致使个股难有深度低估机会,且情绪驱动下股价波动剧烈。这种环境更易掩盖“伪成长”股,大幅增加投资者的辨别难度。
好赛道选“好选手”
陈鹏现任安信基金成长投资部总经理,拥有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22年证券从业经验,兼具买方与卖方复合背景。其选股策略侧重基本面右侧,注重在成长趋势明确的阶段把握确定性机会,以提高投资胜率。
陈鹏表示,研究起点应以行业景气度为考量,优先聚焦景气上行且能持续超一年的行业或细分行业。其投资策略可以简单概括为:在景气行业中寻找优秀公司。
与单纯的景气投资不同,景气只是陈鹏投资框架的首要考量,在此基础上,他结合严格的价值判断,优选具有竞争优势和壁垒、兑现盈利能力突出且市值具有合理空间的“好选手”构建投资组合。
陈鹏认为,在成长股投资领域,单一策略和单一行业均难以穿越市场周期,基金经理必须具备多行业投资能力,加强能力圈建设,这也是产品净值能在新一轮行情中快速修复的关键。
多行业选股对基金经理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仅需要覆盖更广的研究领域,更须具备跨行业的价值判断与组合平衡能力。陈鹏深谙此道,始终将能力圈建设置于核心位置,他通过适度分散且具备互补性与梯度的行业配置,有效规避单一板块波动对基金净值的冲击。
避免“伪成长”陷阱
“投资成长股即投资未来,意味着主动拥抱不确定性”,这是陈鹏扎根成长投资领域多年来始终坚守的核心理念。在他眼中,成长投资不是对短期热点的追逐,而是对未来价值的笃定,敢于直面并拥抱市场的不确定性,才能在产业迭代中抓住真正的成长机遇。当下,市场中新一轮成长风格已显抬头之势,对于专注成长赛道的基金经理而言,这不仅是风格周期的切换信号,更可能意味着一波新的投资机遇正在酝酿。
成长股投资虽极具吸引力,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避免“伪成长”陷阱。
企业的高成长往往伴随曲折历程,股价隐含较长基本面久期,不确定性较高。“伪成长”企业通常短期业绩亮眼,却缺乏可持续竞争力、稳健商业模式或行业长期潜力。投资者若未能甄别,易陷入困境,不仅难以实现预期收益,还可能承受损失。因此,成长股投资需始终保持理性,深挖基本面,方能规避伪成长陷阱。
陈鹏指出,成长投资“顺人性”,容易吸引大量投资者涌入,导致赛道拥挤。这种情况下,成长股一般很难出现严重低估的情况,并且其股价容易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波动较大。这就使得“伪成长”股更容易混迹其中,让投资者难以辨别。
陈鹏认为,成长股投资因面向不确定未来而风险较高。因此,分散均衡配置以及扎实的基本面研究是他进行成长股投资的核心所在。
市场短期波折后将延续上半年趋势
今年9月以来,市场出现了阶段性调整,今年累计涨幅较大板块回调相对显著。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陈鹏认为应对调整最重要的是看清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公司的成长潜力。
他认为,今年以来,经济的基本面变化不大,市场在4月关税战之后逐渐走强,6月中旬之后有所加速,背后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去年“9·24”政策给了市场信心,加上关税战逐步演绎下来,不如预期的严重,1至7月国内出口数据韧性十足,人民币升值,这些从边际上都是好于预期的;二是理财收益率下行,叠加股市的赚钱效应,资金的流入推动市场持续上行,形成了一定的正向循环。
往后看,陈鹏认为,国内政策稳经济、稳市场的基调不会变,关税战给国内经济冲击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后续暂时没有看到太多风险。他倾向于认为短期波折之后,市场会延续上半年以来的趋势。
具体到行业,陈鹏认为算力和创新药等领域产业趋势仍然向好,通过优化组合后续仍有表现的空间;另外消费、新能源、半导体设备等多个领域,也有很多景气上行的机会等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