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琳琅满目、大小不一的机会中,面对“捡芝麻还是选西瓜”的难题,基金经理的策略各异。相比起逆向布局、越跌越买的左侧交易,偏好右侧交易的基金经理通常更注重产业趋势中确定性最高、弹性最大、势头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那部分。
广发基金研究发展部总经理、基金经理孙迪坚定选择拥抱产业趋势确立后带来的长线持仓机会,不轻易下车换股,重点挖掘“从1到10”阶段酝酿的爆发机会,通过“低换手、长持仓、高集中”的策略,充分发挥主动管理基金的弹性优势。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其管理的广发先进制造近一年回报达106%。
高集中、低换手
追求长期收益
当真正的机会降临时,要想获得优秀的业绩弹性,不仅要重仓以待,也要拿稳筹码,这十分考验基金经理对产业趋势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广发基金孙迪倾向于采取仓位与个股的高集中度策略,在市场波动变化中保持充分的耐心。这种淡定持股的背后逻辑,既因孙迪倾向于配置偏白马特质的行业龙头,不参与特别早期的主题投资,也因其相信产业趋势一旦确立,深度研究的价值发现能为基金带来可持续的投资周期和可观的个股收益。
孙迪认为,“从0到1”的阶段偏主题,此类机会较难把握,且行情的持续性难以判断、波动较大,参与这种机会可能需要频繁交易和高换手,盈亏同源的情况下,难以控制回撤风险。相比之下,“从1到10”的阶段不仅投资指标的信号多、确定性强,也是估值扩张、业绩爆发最快的阶段。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产业趋势可遇而不可求,历史上出现过移动互联网、新能源车等浪潮,每一轮趋势都给聪明资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孙迪认为,AI产业趋势正处于“从1到10”的起步阶段,产业趋势中的引导买入信号也非常清晰。例如,北美云厂商云业务增速在AI的驱动下已经创出新高,资本开支持续增加,逐步形成商业闭环,这不是“从0到1”的主题投资,而是产业趋势中“从1到10”的基本面成长。
“我们可以对AI产业的长期机遇更乐观一些,不要提早下车。目前还处在AI科技大浪潮的上半场,爆款应用还没大量出现,Agent、机器人也未大规模推出,这是一轮持续几年的投资机会。”孙迪分析,回顾过去的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浪潮,当时的龙头股连续多年都有超预期表现,长期持股预计能给组合贡献良好的收益。
提升科技股估值容忍度
科技企业在产业浪潮中的蝶变前景和未来的业绩兑现预期,正在逐步提升市场对于股票估值的容忍度。股票估值20倍合理还是30倍合理,在孙迪看来,这些估值的数字都是可以接受的,取决于不同参与主体如何理解行业和公司的价值。公司明年增速预计能翻倍,现在30到50倍的估值看上去挺贵,但其实高增长完全能消化这一溢价。就算市场行情好,也远没到泡沫化的地步。
“没必要机械地、静态地看待估值,不能完全根据过去三年估值平均是多少,来认定现在的估值是便宜还是贵。”孙迪认为,在上涨行情或流动性比较充沛的市场中,估值是交易出来的结果,在不同的上涨趋势、流动性等环境下,市场给的估值空间不一样。
经历了去年“9·24”以来的上涨行情后,有观点认为当前科技股估值偏高。孙迪认为,估值高低的容忍度与市场强弱环境和流动性水平密切相关。随着未来AI算力不断投入,互联网大厂旗下云相关收入快速增长,形成比较好的产业闭环,市场也愿意给出更合理的定价。
“我们会优先布局有估值扩张机会的方向和公司,这样更容易达成市场共识。”孙迪强调,一些行业估值较低的核心原因,是市场资金对部分行业的景气度以及需求持续性存疑,而表现较佳的科技产业迎来需求扩张、景气度上行,也将带来估值扩张。
关注中国核心优势产业
展望未来的产业趋势,孙迪看好能体现中国优势的核心公司。孙迪表示,继续看好AI科技浪潮中的受益者,包括基础算力投资、偏应用的机器人、汽车智能化等公司。特别是硬件基础设施方向,比如海外算力链,基本符合产业空间足够大、格局比较好、业绩兑现度好、爆发性增长等条件,PCB、光模块、液冷、电源、机柜等细分领域都值得关注。
此外,他还看好半导体自主可控相关机会。孙迪判断,半导体周期的规律性很强,这一轮周期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拐头向上,现在或正处于向上周期的后半段。但跟以往不同,这一轮周期的驱动力量是AI产业等新科技,其它方向带来的需求比较弱。
而在半导体内部,孙迪更看好晶圆制造方向的龙头股。“先进制程方向供不应求,而且晶圆制造有非常高的壁垒,巨大的资本开支是其他公司或新进入者很难绕开的,同时有非常难的学习曲线,晶圆制造领域的竞争格局极具投资吸引力,需求持续旺盛,一旦良率解决,存在很大的向上空间。”此外,他也关注一些卡位比较好的芯片设计领域,如国产算力、SoC、存储等。
孙迪判断,未来引导AI科技产业链以及其它新事物的增长逻辑,还包括出海的驱动力。他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表现最好的行业是信息技术、通信、可选消费,最重要的增长推手就是出海,包括半导体出海的索尼、汽车出海的本田、家电出海的松下以及服装出海的优衣库等。“90年代的日本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出海方面有作为的行业,大多集中在具有工程师红利、先进科技制造业优势的行业。”孙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