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类互联互通设施和机制措施的落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人文交流、旅游合作更加密切。近日,越南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越南共接待国际游客近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7%。其中,中国内地游客数量超过350万人次,占比达25.4%,同比增长44.3%,再次成为越南第一大国际游客来源国。
越南驻华大使范清平表示,越南计划到2030年,将旅游业发展成支柱产业之一。为此,越南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旅游业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以及特色旅游产品等方面发力,希望到2030年接待3500万人次国际游客,使旅游业收入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至14%。2024年,中国赴越游客同比增长214%,是增长最快的客源地。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双方合作开展了一系列交流合作活动,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赴越游客数量将超600万人次。
多年来,泰国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备的基础设施、成熟的行业运作和性价比高的旅游服务等,始终是中国内地游客赴东南亚地区旅游的首选地。中国赴泰旅游人数从2011年的152万人次攀升至2019年的1114万人次。疫情过后,赴泰的中国内地游客在2024年已经恢复到673万人次,远超赴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旅游的370万人次、373万人次和308万人次。
但到了2025年,形势悄然发生变化。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赴越中国游客数量分别为160万人次和270万人次,均超过同期赴泰的133万人次和227万人次。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塔佩妮认为,赴泰中国游客减少是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其中最突出的是安全因素。此外,旅游成本上升、政局动荡不安等因素都在持续消磨泰国旅游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泰铢对美元汇率已经升值7.24%。对于这一形势,塔佩妮表示,尽管这其中有美元贬值原因,但泰铢升值仍大幅超过其他地区货币,这将增加外国游客赴泰旅游成本,导致游客流失。塔佩妮预计,泰国旅游收入可能因此减少17%。
今年7月以来,泰柬因边境地区领土主权争议引发的军事紧张至今没有彻底停歇。在这种动荡局面之下,泰国政府也很难出台持续有力的刺激政策。加之越南、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旅游业发展力度,泰国旅游业吸引力远不及此前。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随着免签等便利人员往来政策的陆续落地,今年前8个月,中国内地居民与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超过252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2%。其中,中国内地居民赴东盟国家人员1450.5万人次,同比增长3.7%,主要以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为主。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是主要目的地。新加坡旅游部门统计,今年前8个月已吸引中国内地游客230万人次,同比增加5%。马来西亚旅游局称,今年上半年中国游客数量达218万人次,同比大增35.6%,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马来西亚本就是东南亚地区旅游大国,签证便利化是中国游客暴增的重要原因之一。2023年12月,中国对马来西亚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马来西亚也相应地给予中国公民入境30天免签便利。2025年7月17日,中马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马来西亚旅游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还通过线下活动和社交媒体等渠道,持续加大在华推广力度,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越南虽未与中国实现全面互免签,但通过“电子签+口岸优化”组合策略提升了通关便利度。今年2月,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标志着两国互联互通水平迈上新台阶。通过智慧口岸的打造,该通道设计年通关能力为50万人次、客车3万辆次,将大大提升通关效率。2024年10月正式运营的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是中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游客在区内办理相关出入境手续后,便可实现“一票游两国”。
东南亚旅游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在泰国旅游业低迷的当下,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努力吸引更多外国游客。而中国游客,必然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