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一个个集装箱被吊装上车,将产自辽宁的机电装备送往欧洲腹地;在大连港汽车码头,满载新能源汽车的货轮鸣笛启航;在营口港,龙门吊长臂挥舞,海铁联运高效便捷……行走辽宁大地,一幅高水平开放的画卷在眼前铺展。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辽宁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辽宁强枢纽、畅通道、优服务,拓展开放新空间,抢抓向北向东开放机遇,不断扩大贸易“朋友圈”,拓展俄蒙白、深耕日韩、对接欧美、挖潜中西亚、巩固提升东南亚,取得一批批重大合作成果。今年1至8月,辽宁全省进出口5019.4亿元,延续增长态势。
2月18日,随着“地中海斯韦娃”轮缓缓驶离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大连港直航地中海集装箱新航线正式开通运营,为我国东北地区与地中海沿岸国家之间架起一条海上物流新通道;9月17日,海杰航运“中欧北极航线”在大连港首航成功,航线经由北极东北航道,相较绕行好望角的中欧航线节省了近30天……千帆竞发、车船如织,成为辽宁畅通开放通道的鲜活注脚。
“钢铁驼队”中欧班列横跨亚欧大陆,辽宁成功推动沈阳市获批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动大连市获批中欧班列节点城市。2024年,辽宁开行中欧班列892列,同比增长14.4%。
“走出去”靠通道,“引进来”靠平台。“很多德国企业在辽宁有投资,辽宁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欧阳利文在第六届辽洽会上说,“看到辽宁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方面的发展优势,我们也会继续加强经济合作。”
优服务、稳预期。辽宁为外资企业打造办事方便、服务多元、生态宜居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在辽宁发展有更好预期、更强信心。
在沈阳市铁西区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集聚着采埃孚等120余家外资企业,这里陆续推出签证办理、商务咨询等11项国际化服务。
斯大精密(大连)有限公司到大连金普新区投资30多年,副总经理何珩见证了这里的变化:“对外开放之路越走越宽,配套能力也不断提高,区位优势、营商环境都为企业发展带来帮助。”
沈阳、大连被纳入2025年国家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丹东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辽宁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机电商品‘一码通’辅助检验新模式”等3项案例入选我国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以制度创新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外贸新动能在辽宁加速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