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AI算力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巨大能耗挑战?至誉科技近日在沪举办“智算时代的数据基石——2025高端存储解决方案峰会”,汇聚长鑫存储、慧荣科技、美光科技及安勤科技等产业链企业,共同探讨AI数据基石的未来路径。
在与会人员看来,传统“一刀切”的存储架构已成为制约AI发展的关键瓶颈,并提出以“场景定义存储”为核心的新范式,将存储从成本中心转变为效率引擎。
“AI的发展是一场‘算力与数据的协同革命’。”至誉科技首席执行官陈非欧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当计算能力飞速提升时,低效的数据基础设施正在造成巨大的电力与算力浪费。存储已成为AI风口的‘轴心’,我们的使命是确保每一瓦电力都转化为有效算力。”对此,他阐释了“场景定义存储”的核心理念:将业务目标(如延迟确定性、功耗上限)直接转化为存储设计的首要原则。这意味着存储从一个被动组件,升级为主动赋能业务的战略要素。
在本次峰会圆桌论坛上,多位行业专家围绕存储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核心需求展开讨论,指出存储系统正从通用化向场景化加速演进。
航迹科技研发总监陈晓伟指出,自动驾驶领域的存储方案需在安全驱动下实现性能、成本、体积与可靠性的多目标平衡,呼吁产业链提供具备车规级长生命周期验证的高性价比产品。
先知网络科技总经理邱景群强调,超算与智算中心的核心挑战已从流量峰值转向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他建议存储体系应从标准化向场景化定制转型,通过硬件、软件与系统层面的协同联调,结合智能资源调度与热管理策略,构建以业务稳定性为目标的架构,并将“可验证的系统稳定性”确立为关键技术标准。
安勤科技总经理林德丰表示,工业控制领域对存储设备提出5—15年超长生命周期与极致稳定性的要求,需要供应商从设计阶段就与芯片原厂协同规划全生命周期保障。他预见AI将推动边缘存储从容量扩展转向智能管理,通过远程监控、健康预测等功能实现存储设备的智能化升级。
业界专家认为,存储已从标准部件演进为影响业务连续性的关键变量。陈非欧回应称,至誉科技将通过原厂级技术能力,将场景化需求转化为架构一致性、长期可靠性与定制化响应上的确定性支撑,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