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29日 10:30,中证新能源指数强势上涨3.81%,成分股湖南裕能上涨17.32%,上能电气上涨10.42%,亿纬锂能上涨9.81%,天赐材料,尚太科技等个股跟涨。新能源ETF(159875)上涨3.94%。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6日,新能源ETF近1周累计上涨4.28%。

规模方面,新能源ETF近1周规模增长4717.03万元,实现显著增长。份额方面,新能源ETF本月以来份额增长4050.00万份。资金流入方面,新能源ETF最新资金净流入288.48万元。
截至9月26日,新能源ETF近1年净值上涨53.46%。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9月26日,新能源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5.07%,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1.3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03%。截至2025年9月26日,新能源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4.70%。
政策面上,工信部近日发布的《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2035 年)》明确了行业发展的 "三步走" 目标,为新能源产业划定了清晰的增长路径:2027 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将超 1.8 亿千瓦,2030 年突破 2.4 亿千瓦,2035 年进一步攀升至 3 亿千瓦以上。这一规划不仅覆盖了电池储能、抽水蓄能等主流技术路线,更明确了储能在电力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中的核心作用,直接激活了储能电池、系统集成等细分领域的增长预期。
中信证券称,从各家电池厂25H1业绩会交流看,今年以来头部电池厂订单饱满、产能紧缺,部分头部厂家2026年储能电池订单已接近排满。根据SMM储能消息,25Q2澳洲、东欧等地户储起量率先推动50/100Ah小电芯涨价3-5分/Wh,后进入25Q3后280/314Ah电芯陆续涨价1-2分/Wh,且头部厂家国内储能系统价格近期开始见底回升,长期通缩的国内储能市场当前进入价格拐点。从产业价值分配来看,机构预计电池厂及头部集成商将率先获得增量收益,2025年国内储能业务有望摆脱过去“不赚钱”的局面,盈利进入修复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