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29日电(刘润榕)人民银行29日开展288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鉴于当日有2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481亿元。
上周(9月22日-26日)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6406亿元,MLF净投放3000亿元。周一央行开启7天、14天逆回购双重呵护,合计净投放2605亿元,且14天逆回购操作改为多重中标,但周二起暂停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并转为小额净回笼资金,周中资金面收敛但幅度相较以往跨季也并未显著收紧。周四央行超额续作3000亿元MLF,周五14天逆回购再度投放6000亿元,资金边际转松。
24日跨季周启动,拆借7天资金可跨季跨假期,也进一步推升资金市场的紧张情绪。流动性由松转紧,隔夜资金利率R001由1.46%上行至1.52%,7天资金利率也由1.52%大幅攀升至1.80%。面对持续抬升的资金价格,央行于26日重新加大呵护力度,大额投放6000亿元14天逆回购,同时续作1658亿元7天逆回购,以平抑市场波动,资金价格快速回落,R001单日下行18BP至1.33%,R007大幅下行24BP,收至1.55%。
本周(9月29日-30日)逆回购到期规模下降至5166亿元;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将上升至1927亿元,主要集中在周一。尽管季末将至,但当前机构跨季进度偏快,而政府债缴款与逆回购到期的规模相对有限,9月末财政投放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动性带来补充,预计资金波动幅度有限,大概率将实现平稳跨季。
在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看来,本周资金面的主旋律或仍是跨季(跨假期)。26日央行大额投放落地后,资金利率已降至低位,R001回落至OMO以下,R007也下行至1.55%。在资金价格基数较低,且仅剩两天的跨季窗口下,若央行维持呵护投放,资金利率跳升的概率不大,预计R007高点或维持在2.0%以内。
展望“双节”假期后第一周,资金面大概率回归宽松状态。一是,月末财政支出对月初资金形成支撑,且季末月财政支出水平通常较高。二是,节后政府债缴款降至低位,对资金面扰动减小。节后(10月9-10日)政府债净缴款降至-44亿元。不过,跨季大额投放的集中到期或成为节后资金面的扰动项。参考央行近几个月的操作习惯,6、8、9月央行均在月初第一周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消息面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总第110次)例会近日召开。货币政策有关要求从二季度的“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变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增“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分释放政策效应”的表述,凸显政策执行层面的精细化要求。
方正证券指出,货币政策表述上,由“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调整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增“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分释放政策效应”的内容,且未提及“择机降准降息”,意味着政策重心仍在落实已出台的政策,包括消费贷贴息、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结构性政策方面,在维持科技创新、消费等领域支持的同时,新增“支持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的方向。虽未提及降准降息,但货币政策态度仍然是“适度宽松”,“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因此,在当前需求仍弱,四季度财政若加码,总量货币政策仍值得期待。
广发证券认为,央行三季度例会中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增强银行资本实力”,预计一方面通过降准或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量等方式呵护银行间流动性,另一方面继四家国有大行增资落地后,其他类型银行资本补充也有望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