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实习生张艺珍蒋中阳首尔、北京报道
9月29日开始,韩国向中国团体游客(3人以上)试行免签入境政策。这是继去年11月我国率先对韩国游客试行免签政策后,两国政府深化交流的正向互动。
两国的免签政策也实现了“双赢”。在今年中秋国庆出境目的地角逐中,韩国首尔成为我国多个OTA出境机票预订的榜首。飞猪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包括机票、酒店、线路旅游在内的韩国旅游商品预定量比去年增长53%,韩国酒店预定量同比增长135%。同程、携程的中国游客赴韩旅游机票酒店预订量亦同比有两位数增幅。
不仅中国游客赴韩旅游升温,韩国人入境中国旅游的数据增幅也颇为可观。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韩国入境中国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1%,其中机票订单增长90%,酒店订单增长163%。
“预计今年中韩之间的旅客量达到800万-900万人次,”大韩航空副总裁、客运路线部首席部长黄圣元认为,两国的免签政策将有效拉动中韩旅客的增长,但要恢复到两国旅客量最高的2016年,预计要到2027年。
中韩互免的“双向奔赴”
韩国此番免签政策是对中国2024年11月单方面免签的回应。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开放15天免签后,韩国赴华游客激增,2025年上半年上海接待韩国游客42.4万人次,同比增长130.7%,稳居入境游最大客源国。
携程数据显示,韩国游客赴华热门目的地包括上海、青岛、北京、大连、广州、延吉、沈阳、烟台、深圳和杭州,其中上海9月以来韩国游客量同比增长60%,迪士尼乐园、豫园、浦东美术馆等景点备受青睐。携程方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其平台上来自韩国游客的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00%,赴韩游客以年轻人为主,其中“90后”“80后”“00后”游客分别占比33%、27%和19%。
看到中国免签效果后,韩国业界一直有呼声要求政府放开中国签证政策,吸引中国游客前来消费。因此韩国法务部、文化体育观光部等部门联合宣布,将自2025年9月29日起,中国3人及以上团体游客可通过指定旅行社报名,享受最长15天免签,需同进同出(搭乘同一航班或船舶)。济州岛则延续30天免签政策,适用于团体及散客。韩国此举被视为“礼尚往来”,中国驻韩大使戴兵在X平台表示,“两国民众常来常往,有助于增进友谊”。
韩国政府预测,限时免签政策有望提振旅游业、刺激地方经济、深化中韩民间友好。2015-2024年,韩国累计接待外国游客超1.47亿人次,其中中国游客3674万,占比最高。2024年,韩国接待外国游客1475.9万人次,尚未恢复至2019年的1750.3万人次,但消费额达8795.3亿韩元,创历史新高,反映游客人均消费提升。其中中国游客460万人次,占比28.1%,但较2019年的600万人次仍有差距。
2020-2024年间,中国(不含港台)游客累计占比23.6%,稳居韩国最大客源市场。携程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内地游客赴韩国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31%。
韩国银行(央行)2023年发布的《中国经济重启对韩国的影响》报告中指出,2019年中国游客在韩国的人均消费额为1689美元,远高于美国和日本等国游客。中国游客每增加100万人,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望上升0.08个百分点。面对国内消费低迷,韩国政府今年7月21日正式启动“惠民消费券”申请。这是李在明政府推出的首项大规模经济刺激举措,旨在激活基层消费、盘活内需,提振地区经济活力。此次免签政策被韩国视为吸引中国游客、拉动内需的“及时雨”。
不过黄圣元表示,从赴韩旅游的团队游数量来看,今年只比去年增长10%,免签政策真正发挥作用预计要从11月份开始,预计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会开始有明显的效果。
疫情前后客群大不同
其实有没有团队免签对中国游客赴韩旅游热情并没有太大影响。
记者了解到,在不少中国大城市,韩国签证的办理手续非常简单,尤其是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基本上当地居民可以凭借本科以上文凭或者房产证就可以拿到五年多次签证。
今年9月中旬,21世纪经济报道在首尔明洞观察到,众多年轻人挤满狭窄的街道,错身交汇间,不时能听到行人的中文对谈。而在韩国最大的健康与美妆连锁药妆店Oliver Young里,“含中量”就更高了,前来购物的一半消费者都是中国游客。店员表示,现在的中国游客量还不算多,预计十月初客流量会大幅增加。
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出境游市场的复苏为韩国免签政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2024年,中国出境旅游总人次达1.23亿,同比2023年增长41.0%,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79.2%。同期,韩国出境旅游人次达2868.6万,接近2019年的2871.4万,显示旅游市场强劲复苏。
作为中韩航线上最大的承运人,大韩航空对于客流的变化感知更深,黄圣元向记者透露,在疫情前,韩国游客最喜欢去的中国目的地是张家界,太行山,“30%左右是自然观光的需求;30%左右是商务客人的交流;剩下的三分之一左右就是年轻人、家庭自由行的旅游”。疫情后,黄圣元注意到,受中韩经济的影响,商务客群恢复不足一半,团队游客恢复得也比较慢,目前只恢复了六七成,反倒是年轻人和家庭游增幅显著,目前韩国游客普遍喜欢的地方是上海,青岛、厦门等沿海城市,有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喜欢中国西部比较冒险的地方。
至于中国人最喜欢的韩国目的地,首尔和济州岛均在前列,韩国凭借K-POP、韩剧、济州岛等文化地标,持续吸引中国游客。首尔、京畿道、济州岛、釜山等地是中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其中济州岛牛岛一日游、釜山游艇体验等小团深度游产品热度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游客需求已从“打卡式”跟团游转向个性化、深度游,比如近几年盛行医美游、追星游等。韩国免签政策锁定团体游,可能与这一趋势背道而驰。中韩旅游业者能否紧随客群需求变化适度调整市场产品,或是验证免签政策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