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晓慧深圳报道
9月29日,深圳召开发布会,介绍深圳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向“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关情况。发布会对深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12条举措进行解读,并发布了“中国宝都深圳水贝”的下一步发展规划与布局。
据悉,深圳黄金珠宝行业年工业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全年黄金提货量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的70%。
深圳水贝作为全国最大的黄金珠宝集散地之一,培育了周大生、周六福等上市企业;其所在的罗湖区集聚了近8000个黄金珠宝产业法人企业,2024年,区内黄金珠宝产业实现增加值88.66亿元,增长4.6%。
罗湖区副区长时冬昕介绍,未来罗湖将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引导黄金珠宝产业朝高质量发展,系统推动罗湖黄金珠宝产业从“规模制造”向“价值创造”的跃升,进一步擦亮“中国宝都、深圳水贝”的金字招牌。
具体来看:
一是强化品牌赋能,推动黄金珠宝企业与品牌策划机构对接,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同时吸引国内外品牌珠宝企业设立全国总部、区域总部、电商总部。
二是推进数智赋能,据悉,罗湖将联合华为云建设黄金珠宝产业数智化赋能中心,推动AI大模型与珠宝产业结合,聚焦“AI+设计研发”“AI+智能制造”“AI+供应链”“AI+智慧零售”等领域开展应用赋能,打造“AI+黄金珠宝”生态圈。
三是深化平台赋能,包括建设一批产学研平台,如推动黄金珠宝企业与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合作,以及建设罗湖区黄金珠宝行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助力珠宝企业出海,开拓海外市场。
四是聚焦设计赋能,针对设计师、工艺美术大师等设计工艺人才专门制定《罗湖区黄金珠宝产业“水贝领航”人才发展支持措施》,同时为黄金珠宝行业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
五是激活文化赋能,推动故宫博物院的“故宫IP”、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宝藏”“非遗里的中国”等文创IP深度融入黄金珠宝的设计、研发与生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