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等时尚消费品产业是上海着力发展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一,为让更多“上海制造”化妆品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政围绕难点堵点,提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生态优化、产业布局完善等4方面共11项举措。市经信委今天(29)在解读时表示,上海在这次化妆品产业发展的政策供给上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目的是培育一批化妆品新品牌,促进上海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化妆品新原料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技术壁垒,提高竞争优势,新政对此尤为关注,提出对成功纳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的注册新原料、备案新原料,分别每项给予最高200万元、最高50万元扶持。这是上海首次对化妆品新原料研发生产进行补贴,且补贴力度为全国之最。同时,上海监管部门还将为企业提供新产品、新原料注册备案提前介入指导服务。
在此政策激励下,一批企业已经闻风而动,计划布局在沪发展新原料。去年,拜尔斯道夫在华成功注册美白新原料,依托该原料技术优势,企业今年宣布在沪新增投资,扩建智能工厂,生产新产品。
《若干措施》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产业技术升级,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和多组学的深度融合,推动类器官、微流控芯片、3D皮肤模型、在体实时监测等技术升级,以及制造工艺革新,以及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强调以更优的供给,着力发展功能性产品,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提出个性化护肤,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比如医美围手术期、老年人、孕产妇等。提出发展满足情绪价值的产品,比如香薰、彩妆等。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抗衰产业市场规模约6000亿,2035年预计达4.6万亿。需求在前,美鲸灵联动国内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及三甲医院等10余家科研力量,研发出光电抗衰设备“冰美肌MJ6”。美鲸灵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王亮介绍,该产品通过超频冰导技术解决传统抗衰的痛点问题,依托AI分区定能系统确保能量均匀传递,再以医规级安全保障品质。
直播、电商等新消费平台对打造新品牌影响巨大。《若干措施》支持品牌建设与这些线上经济平台匹配,鼓励电商平台在化妆品领域开展“上海制造品牌”培育计划,促进品牌推广、销售与孵化,每个项目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另外,支持企业出海试点海关政策,推进关地协同共治,实施出口抽样后即放行,加快放行速度。
今年,上海家化旗下品牌六神推出的新品随身蛋系列在抖音上打了漂亮的一仗。在市经信委的推动下,通过“上海制造抖一抖”活动,六神新店迅速在抖音上开店并得到关注。上市首月售出3万余瓶,截至今年8月,六神随身蛋系列累计售出突破百万瓶,有望在上市首年即成为亿元大单品。
上海的AI数字营销企业也正在成为本土“美丽产业”的托举之力。徐汇的魔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3D虚拟人与AIGC技术的企业,他们在美妆领域已可做到无需真人出镜一键生成产品宣传视频,覆盖场景搭建、虚拟人代言、语音合成全流程。上海画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面向美妆、零售的“数据治理+预测营销+智能运营”完整产品矩阵,帮助企业降低营销成本。对于此类“AI+时尚制造”示范场景,可获得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等支持。
胡润研究院2025中国彩妆品牌TOP50,从城市维度,上海以17个品牌数位居第一,广州、杭州位列第二和第三。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化妆品产品已形成具备不同优势的产业集群,如奉贤区聚焦功效护肤、彩妆、洗护、轻医美等赛道,打造“东方美谷”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静安区着重发展皮肤科学、AI与美妆融合,打造“美创静界”创新生态社区;青浦区发展功能性护肤品、香氛香水和国潮品牌;宝山区着重发展植物化妆品、新锐品牌;上海化工区布局原料中试平台和生产基地,发展高端功能性原料。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将化妆品产业纳入市、区协同发展体系,以融合联动构筑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