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商务部在北京召开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王宇鹏介绍了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的情况。
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北欧五国贸易额达到531.7亿美元,增长8.5%。今年1至8月,中国与北欧五国贸易额达到379.6亿美元,同比增长7.1%,增速是同期中欧贸易的两倍多。其中,药品、精密机械是北欧国家对华出口的主力军,电机电气设备、车辆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稳步提升,双边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截至目前,北欧五国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超过150亿美元,其中瑞典、丹麦对华投资额均超过50亿美元,位居欧洲国家前列。
王宇鹏说,北欧企业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看重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瑞典斯堪尼亚、挪威雅苒国际、芬兰芬欧汇川等北欧企业坚定投资中国,将中国作为主要生产基地、销售市场和研发中心,深度融入本土汽车、机械、船舶、森工等产供链,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
据他介绍,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成为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新热点。北欧国家是全球绿色转型的先行者,电动汽车渗透率较高,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一大批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成功进入北欧多国市场,获得当地消费者青睐。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将目光投向北欧国家,例如星源材质在瑞典设立欧洲总部,当升科技将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设在芬兰。可以说,北欧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进入欧洲、加快开展产供链合作的重要市场。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化和多边主义遭遇逆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中国和北欧国家都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中国期待与北欧国家一道,以开放合作和多边主义应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王宇鹏说。
据王宇鹏介绍,借助北欧论坛,中国与北欧国家将从三个方面深化经贸合作。
一是绿色。绿色是中国与北欧经贸合作最鲜亮的底色。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新时代绿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北欧国家高度关注应对气候变化,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2023年中丹续签《绿色联合工作方案》,2024年中挪建立绿色转型对话,2025年中瑞成立绿色转型投资工作组并召开了首次会议,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双方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携手应对全球挑战的积极意愿。中国希望通过北欧论坛,进一步挖掘绿色贸易、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可持续农业等领域合作潜力,用好绿色金融工具,打造中国和北欧国家经贸合作的新引擎,为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内涵。
二是创新。创新是北欧国家立国之本,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瑞典、芬兰和丹麦3个北欧国家跻身前十位。2017年成立的中芬创新企业合作委员会是目前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唯一以“创新”为主题的企业合作机制。目前,中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度融合。中国将以北欧论坛为桥、以创新创造为媒,加强数字经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培育发展新动能。
三是品质。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消费市场正从满足日常需求向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转型。北欧国家不仅拥有技术先进的机械、电气设备等“硬产品”,也拥有品质一流的食品、服饰、家具、家电等“软产品”,其清新、简约的设计风格为国内许多消费者所喜爱。中国希望通过北欧论坛,增进大家对北欧国家的了解,与瑞典蓝莓、挪威三文鱼、丹麦曲奇、芬兰伏特加、冰岛鱼油等北欧特色产品来一次“亲密接触”。下一步,中国将继续欢迎北欧企业积极参加进博会、消博会、投洽会等重要展会,推动更多北欧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更好满足国内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