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9 21:36:50 股吧网页版
文旅产业营收破19万亿元 融合发展释放乘数效应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唐颖 江聃

  中国文旅产业正以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拉动内需、赋能经济的重要力量。9月29日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披露了一系列关键数据: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又创新高。这不仅标志着文旅产业规模不断发展扩大,更揭示了通过“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正从传统的“门票经济”转向更具韧性和带动性的“综合消费经济”。

  文旅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综合实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该说迈上了新台阶。”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表示。

  从产业规模看,文化产业资产总量稳步增长,营收规模也在持续扩大,盈利能力有效提升。据统计,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到34.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9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77万亿元。

  从结构布局看,传统文化业态转型升级,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数字文化精品持续涌现。2024年,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5.9万亿元,占整个文化产业比重超过40%,比2020年增长8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左右,对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区域文化产业带加快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城市发展持续推进,城乡区域协调联动的文化产业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从助力经济增长看,“十四五”期间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十分活跃,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凸显。

  此外,卢映川介绍, 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元,其中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元素的文化贸易总额超过3700亿元,占比超过1/4。一批优质文化企业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动漫、游戏、潮玩、演艺等文化产品加速“出海”,有效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深度融合释放“乘数效应”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一大亮点。”孙业礼谈到。这种融合已催生出显著的“溢出效应”和“乘数效应”。

  这几年,“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了新风尚,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据统计,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的演出,跨城的观演率超过60%,对交通、住宿、餐饮等消费链条形成了强大拉动作用。

  文化遗产变现为“流量密码”。良渚、殷墟、三星堆等文化遗址,以及“英歌舞”“簪花围”“鱼灯”等非遗项目,借助旅游市场实现了价值的二次放大。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文物游”“非遗游”让旅游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味,更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长点。

  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同样延伸了产业链条,培育了新的增长点。文旅部数据显示,全国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总数达到1597个;文旅部会同有关方面抓住北京冬奥会机遇建设了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这种融合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

  孙业礼表示,文化和旅游相互交融,进一步放大了各自行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带动性强的特点,让“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官方提示警惕闲置低效项目

  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文旅部也注意到了潜在的风险。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王建华指出,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禀赋、实际条件,以旅游名义盲目上项目,造成闲置浪费;有的旅游产品前期论证不够充分,或者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出现了闲置低效现象。

  王建华表示,文旅部将与有关部门一道,督促和指导相关地方加强摸排整改,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处置闲置低效项目。将继续聚焦游客的需求变化,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寓服务于管理、以管理强服务,持续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和群众消费环境。

  发布会勾勒了下一步以创新驱动与国际化并进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清晰路径。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孙业礼表示,文旅部将继续推进文化和旅游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文旅融合的溢出效应,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卢映川谈到,将坚持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激发新发展动能,持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王建华表示,文旅部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以数字化赋能传统服务模式,以社会化激活基层的文化活力,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让更多的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我们将持续深化文化和旅游国际交流合作,拉紧中外人文交流的纽带,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作出更大贡献。”孙业礼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