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孙博洋)“地理信息数据作为自然资源、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生态环境、应急救灾等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素,必须确保安全可信。”在9月24日开幕的“2025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发言时表示。
地理信息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加速和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地理信息技术正朝着自主可控、创新引领的方向持续迈进。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表示,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地理信息技术迎来新的“跃迁时刻”,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智能化、可视化、互动性等方面实现了飞跃,地理信息平台软件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表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时空底座,更是感知世界与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他希望国内GIS(地理信息系统)相关企业要把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紧跟国际技术前沿,立足中国实际需求,在国产的GIS平台软件研发等领域攻坚克难,为我国的GIS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表示,地理信息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现代测绘、GIS、遥感、卫星通航等技术方面正显示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地理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乡村建设、文明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并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表示,未来城乡规划将离不开人工智能赋能,同时,运用人工智能并不是让数字代替人做决定,而是规划师与城乡居民一起发挥“众脑”作用,从人的需求出发,构建智慧城市和乡村,这将为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的创新带来全新方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航局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小罕提出了“低空经济发展对低空路网需求”和“天图与地理学发展机遇”两个观点.他认为,低空经济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新阶段,发展低空经济要构建低空公共航路网,支撑规模化交通安全高效运行,同时还需要大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