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产业格局,传统产业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深圳市将如何探索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新路径?
9月29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向‘智’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闻发布会,会上推出12条政策措施,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推动传统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实现发展能级的大幅提升。
12条政策措施具体包括:优化产业政策体系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强化基金赋能打好多元投资组合拳;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培育传统产业新动能;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助推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三品”战略打造超百个爆款产品;强化宣传推广擦亮深圳传统产业“金字招牌”;举办系列高端展会赛事打造行业风向标;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助力企业开拓市场;统筹各方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完善引育体系汇聚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其中,深圳提到,力争至2027年,深圳市在传统产业领域新增中国消费名品10个以上,培育打造跨界融合时尚新品和国潮爆款产品100个以上;三年内推动100家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推进传统产业企业普遍“上云用数赋智”。
记者梳理发现,服装、黄金珠宝、家具、眼镜、钟表、皮革、玩具等是这次深圳市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向‘智’转型升级重点关注的几大领域。据了解,深圳的高端女装品牌数量居全国前列,黄金珠宝行业年工业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中高端眼镜产量约占全球50%,拥有7家中国钟表“十强企业”。
政策还提到一大关键词——人工智能。“深圳将抢抓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平原表示,深圳市将重点做好3件事。
第一,加大人工智能服务资源供给。目前,深圳已建成鹏城云脑、深圳开放智算中心、人工智能生态源头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持续发力算力供给,同时支持打造工业模型、工业语料库、工业智能体、工业软件,形成丰富的人工智能生态要素。接下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生态共建、资源共享,通过“训力券”“语料券”“模型券”等政策工具,支持企业用好人工智能要素资源,降低训练和应用的成本。
第二,推进传统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目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设立了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扶持计划,对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给予资助;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数字化转型费用的2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500万元。
第三,支持企业抢占智能产品新赛道。平原提到,要用好首期规模20亿元的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以及规模为50亿元的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投资基金,助力开拓智能家居、智能手表、AI眼镜、AI玩具等新赛道;推动深圳市AI眼镜产业生态联盟加快赋能产业发展,助力深圳打造“AI眼镜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