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前倒数第二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截至9月29日收盘,在券商、保险等大金融板块拉动下,上证指数报收3862.53点,涨0.9%;深成指收涨2.05%;创业板指收涨2.74%。
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一”长假,私募将保持怎样的仓位水平应对?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私募倾向于重仓或满仓过节(仓位>70%)。

超六成私募计划重仓过节
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65.38%的私募倾向于重仓或满仓过节(仓位>70%),认为假期外围市场及消息面扰动有限;17.31%的私募选择中等偏重仓位过节(50%≤仓位≤70%),认为相较于假期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市场个股机会更值得看好;11.54%的私募选择中等偏轻仓位过节(30%≤仓位<50%),认为假期外围市场及消息面不确定性因素需着重考量;5.77%的私募选择轻仓过节(仓位<30%),认为节后市场可能有调整风险。
“我们计划维持较高的股票仓位,在经济整体仍未出现拐点时,股市上的机会当下仍以结构性为主。我们的持仓组合也会以景气度仍在上行的板块为主,同时少量仓位逐步布局景气度即将出现拐点的周期性板块。” 中欧瑞博认为。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指出,持股过节,是基于对宏观经济趋势、市场资金流向、行业发展前景等多维度综合考量后的积极布局,是对长期投资机会的把握,而非单纯的短期博弈。
“从宏观角度看,当前国际上美元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全球流动性环境正在转向宽松,这对资本市场形成长期利好。同时,国内经济政策持续发力,货币政策宽松,财政政策积极,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为持股过节提供了坚实基础。微观层面上,市场资金面充裕,新基金发行回暖,外资流入趋势明显,市场情绪逐步修复,交投活跃度提升。节前市场往往存在资金布局预期,持股过节能够捕捉假期后可能的‘开门红’行情。” 陈兴文说。
尚艺投资总经理王峥表示,当前仓位决策是对短期压力与长期韧性的平衡。从扰动因素看,融资余额已突破历史高位,交易活跃度维持在相对极值水平,这类资金节前规避不确定性的减仓行为易引发短期负反馈,因此需预留防御空间。但核心支撑在于全天成交额未显著萎缩,且银行板块股息率远超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成为资金防御锚点,同时50%-70%的仓位既能通过科技成长仓位把握结构性机会,又可借高股息资产对冲波动。
七成私募对节后行情持乐观态度
谈及节后A股市场行情走势,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70.19%的私募对节后行情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经过节前的蓄势之后,有望逐步回升;20.19%的私募对节后行情持中性态度,认为市场存在较多的结构性机会,但指数震荡概率较大;9.62%的私募对节后行情持谨慎态度,认为假期的不确定性叠加短期涨幅较大,节后市场有望迎来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

市场运行风格方面,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62.50%的私募认为节后市场在风格上将趋于均衡,科技成长与价值蓝筹、传统行业的白马股等将轮动表现;23.08%的私募认为节后市场有望延续成长风格,并看好科技成长将继续强势;14.42%的私募认为节后市场在风格上可能逐步出现“高低切换”,前期滞涨的传统行业以及高股息等价值蓝筹股,预计有更好表现。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认为,长假后在资金与情绪的双重推动下,市场大概率会延续震荡回升的态势,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交易活跃度有望提升。而将目光放至中期,政策层面持续发力,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举措不断落地实施,为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经济边际改善的态势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结构性行情有望向纵深演绎。
星石投资指出,节前市场保持震荡可能意味着资金正在等待更加明确的政策面、基本面及产业面等信息,随着节后这些信息的逐渐明朗,市场交投情绪有望保持在相对高位,A股市场仍处于牛市阶段,对长假后A股市场保持乐观态度。
陈兴文同样认为,长假后A股市场在宏观经济向好、政策预期积极、资金回流及行业热点支撑下,主要股指短中期有望保持中性偏积极态势。
科技主线受关注
具体到行业方面,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59.62%的私募表示看好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21.15%的私募表示看好新能源、房地产产业链等估值修复方向;7.69%的私募表示看好银行、保险、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方向;6.73%的私募表示看好贵金属、有色、石油、煤炭等周期股方向;4.81%的私募表示看好泛消费方向,尤其是新兴消费、受益于政策补贴的传统消费等。

刘岩建议投资者采用核心+卫星策略,以AI算力、国产半导体等产业趋势明确、发展前景广阔的科技成长板块作为核心持仓,筑牢收益的坚实基底,同时搭配银行、公用事业等低估值防御品种,以及消费刺激、高端制造相关政策题材作为卫星配置。
“我们认为节后可以用‘主线清晰,龙头为王’这8个字来形容节后市场格局,政策导向十分明确,资源正加速向行业龙头汇聚,为其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资金方面出于对确定性的追求,纷纷向业绩稳定、前景明朗的龙头企业抱团。业绩层面具备产能优势的企业更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龙头大市值科技股凭借自身在产能、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业绩收敛的集中地。这三大力量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将有力推动龙头大市值科技股成为节后行情的核心力量。”刘岩说。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同样认为,科技成长方向预计是行情主线,其中AI+、人形机器人、高端制造等符合产业升级趋势的领域具备持续吸引力。与此同时,金融板块与部分周期行业也存在估值修复与景气回升的机会,市场风格将更趋均衡,有望呈现各主线轮动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