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能源资源领域反腐持续高压态势。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消息,9月以来官宣的能源及资源行业接受审查调查的干部有8人,另有2名省管干部被处分。
被调查的8人中,包括6名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以及2名省管干部,主要有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洪山,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李波,原大同煤矿集团副总经理武望国等人。另外,浙江省能源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亚辉以及原晋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保玉两名省管干部被开除党籍。
退休并非“护身符”,上述十人均为退休后被查或被处分。例如,张洪山在退休五年后官宣被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原副局长王海宁在退休三年后被查;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专职董事林鞍在退休快十年后被查。这些人在所属系统任职时间少辄15年,多的近40年。
被调查和处分的十人中,有三人来自煤炭系统,三人曾履职电力系统,两人曾就职于石油石化系统,另有两人来自钢铁系统。
“我国国情决定了能源行业由国家深度调控,而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行业因关系国计民生,其主要业务更是为国家所垄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曾发文指出,国家赋予有关部门能源项目审批权和大型国企垄断经营权,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国家能源安全。“但是,相对集中的能源审批权和国有企业的垄断经营权,很容易成为想要进入或涉足能源行业的企业或个人公关的对象,导致能源领域成为权力寻租的重灾区。”
例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9月12日发布消息称,童亚辉将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承接项目、承揽业务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掀起的山西煤炭反腐“余震”未止。上述被查处10人中,武望国、王保玉2人来自山西煤炭系统,曾分别任职于原大同煤矿集团和原晋煤集团。武望国于2011年任大同煤矿集团副总经理,2021年2月公司重组后改任晋能控股山西煤业副董事长。
2020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启动。晋能控股集团于同年9月经批准成立,由原同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晋煤集团和晋能集团联合重组。集团首届领导班子成员包括原董事长郭金刚,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李鸿双,刘文彦、王存权、宣宏斌、唐军华等人。
2022年初,已退休两年的原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被查,拉开山西煤炭反腐序幕。随后,晋能控股集团原副总经理马占元、集团首任董事长郭金刚、集团原副总经理宣宏斌和刘文彦等人相继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