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9 23:57:30 股吧网页版
四季度宏观政策适时加力,5000亿新型工具将加快投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7—8月份经济数据边际走弱,外界对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加码期待上升。

  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下一步,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同时,将持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充分释放,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酝酿准备多时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最新情况也在发布会上得到回应。李超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后续将督促各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动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4月底,为了应对外部不利冲击,中央明确将推出一揽子稳就业稳外贸工具,其中一项就是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月以来,多地围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开展政策宣讲会或者项目筹备会,梳理出项目清单、明确申报基金的金额。近期,部分地方更是明确项目已成功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纳入项目库。

  9月26日,杭州市临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官方微信消息显示,近日,由该公司投资建设的杭州生物科技谷生命健康科技园项目,成功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纳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库。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旨在为符合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提供资本金支持,助力项目落地实施。此次入库将进一步增强项目资本金融资能力,有效缓解项目建设初期的资金压力,为科技园高标准、快节奏推进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该工具的使用也将显著优化公司整体融资结构,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有助于满足重点项目资本金到位要求,进而撬动更多资金参与,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是2025年四季度稳投资的重要工具。项目资本金,相当于项目的启动资金,在筹集一定比例资本金后,才能进一步引入资金,进而推进项目建设。

  从地方释放信号来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重点投向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具体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绿色低碳、农业农村、交通物流、城市基础设施等。

  2022年,我国曾推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当年,通过国家开发银行成立的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的农发基础设施基金、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的进银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公司,累计投放了7400亿元,重点支持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科技物流、地下管廊等基础设施,以及重大科技创新等。这些由政策性金融机构筹集的资金,通过股东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为项目注资,作为项目的资本;同时,该工具还配套有财政贴息,资金成本较低。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资金效力方面,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可以更好发挥资金包括对民间资金的放大效应和稳增长成效;在资金投向方面,其兼顾了传统基建与新兴产业,更好发挥好金融工具促进区域和产业均衡发展的作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应用,是当前形势下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结合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金融联动的重要方式。在政策效应方面,该工具能发挥多重积极作用:作为项目资本金,可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本跟进,有效扩大总投资规模;通过政策性资金明确国家支持方向,向市场传递清晰信号,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在关键领域加大投资的信心与意愿;资金直达项目,有助于加快项目开工、形成实物工作量,促进经济循环畅通。从投向安排来看,一方面,支持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推进“十四五”重大工程及新基建,迅速拉动投资、稳定就业;另一方面,布局新兴产业,通过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宏观政策适时加力

  考虑到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投放,有助于带动投资增速回升。

  除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其他稳增长政策也有望陆续推出。9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会议指出,要聚焦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完善服务体系,让民营企业敢投资、有回报。

  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为全年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从7—8月份经济表现来看,三季度经济增速较二季度有所回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李超回应记者提问表示,从全局全貌看,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但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带动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9.3%,比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快2.9个、4.1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设备、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保持快速增长。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住宿餐饮业生产指数增速比上月加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李超进一步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下一步,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同时,将持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充分释放,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白彦锋表示,四季度重要的是将今年以来国家出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债以及本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一揽子政策以“钉钉子精神”落到实处,推动当年形成实物工作量。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发力,既要关注规模,更要关注相关项目的支出进度和最终绩效,做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罗志恒表示,进入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再度面临下行压力,问题的核心还是新旧动能转换不畅、总需求不足,实质是微观主体积极性缺失。未来的宏观调控政策不能仅仅满足于弥补需求不足,更应该作用于恢复和激发地方政府、居民和企业三大主体的积极性。考虑到物价走弱导致财政税收收入增速不及预期一定程度上制约财政的扩张力度,可以增加预算确保更大的支出力度。消费品以旧换新要尽快从商品切换到服务,规范家政、文旅、养老、医疗等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大力提振服务消费。启动新一轮有效益的投资计划,主要投向人口持续流入的东部地区,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法定债务,而非隐性债务。可以考虑进一步大幅提高地方债务限额。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