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30 00:00:50 股吧网页版
重磅解读!中国将不寻求WTO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意味着什么?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相关活动时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这一重磅表态引发世界关注!

  2001年,中国以发展中成员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主要包括较低水平的开放承诺和义务、较长时间的实施过渡期、享受贸易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世贸组织现有协定共有157条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其中9条仅适用于最不发达国家。

  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意味着什么?为何在这个时间段宣布?中国的宣示对世贸组织改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存在哪些关联?

  聚焦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前副会长霍建国、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丁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苏庆义进行了圆桌专访。

  霍建国曾多次参与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及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事务,中国加入WTO后,他负责牵头组织研究14个产业部门的应对措施。丁如从2019年开始一直从事中国参与多边规则谈判的技术支持工作,并曾在WTO上诉机构秘书处工作。苏庆义则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并多次参加中央及政府部门召开的座谈会。

  中国的宣示为下一步多边规则谈判打开新空间

  NBD:中国宣示,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有观点称中国未来将在WTO“全面放弃权益”,真的是这样吗?其背后释放出什么信号?

  丁如:中国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其背后有几个关键点。首先,这是面向未来看的。之前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比如农业、产业补贴、争端解决等各类协定中的特殊和差别待遇都是保留的。但在未来,例如新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方面的规则,我们不再寻求和发展中成员一样的政策空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全面放弃权益。权益是国家之间依据经济等综合实力在谈判过程中形成并维护的。比如在以往的WTO谈判中,往往是经济影响力较高的经济体先进行小规模谈判,并形成初步文本,再进行下一步更大范围的谈判。所以,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在谈判过程中充分保障国家权益。

  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和在WTO框架下全面放弃权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霍建国:特殊和差别待遇是WTO多边贸易规则里针对发展中成员的一项特殊政策,发展中成员加入WTO之后,可以享受一定的差别待遇。比如在开放度上,不用与发达成员处于同一标准。再比如,在关税政策、服务业开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可以拥有比发达成员更长的过渡期。

  2001年,中国以发展中成员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但实际享受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少于其他许多发展中成员。

  比如农产品补贴,发展中成员是10%,发达成员是5%,中国则是8.5%;再比如关税,目前,中国关税总水平是7.3%,按照WTO规则,发展中成员上限可以达到15%。

  中国的宣示一定程度上给发展中成员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为下一步基于多边规则下的谈判打开了新的空间。

2eic4iblTAWEUhSActUb2ibEJafsNMTDyGla4OMdsANF3NNa6vNsj0V7xHbEibUgCGGx6icNGnYzCBRnwk9SOwr9pTQ.jpg

近年来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快速增长

  中国的宣示是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选择

  NBD:从过去的情况来看,这些特殊和差别待遇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是否是基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考虑?

  丁如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客观来说,基于WTO框架下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保护发展中成员的政策。

  比如农产品国内支持方面,中国享有8.5%的微量支持的灵活度,是高于发达成员的,但低于发展中成员。有些人可能会质疑,享受WTO的特殊待遇究竟是推动高水平开放,还是贸易保护?

  我想强调的是,任何一个经济体选择加入WTO这样一个多边贸易体系,都对各自提出了高于其本身对外开放水平的要求,比如降低关税、开放服务和货物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等。

  中国刚刚加入WTO时,履行的大部分义务都是减少国内原有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壁垒,努力实现更为自由化的贸易。

  试想一下,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成员而言,如果完全放开市场,和发达成员直接处于完全平等的竞技场进行竞争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可能会对国内产业造成巨大冲击,给国家带来民生压力和经济压力,从而导致开放受阻。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推动自由贸易的进程,需要考虑国内的承受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所以,WTO框架下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能够带给发展中成员更加充分的适应国际竞争的制度空间,也让中国以我们能够接受的节奏融入国际经济大市场和竞争。

  回归到这个问题,从长远来看,WTO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对我们高水平对外开放产生了积极影响。只是影响的方式,不要求立刻达到发达成员的开放标准,而是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成员逐步适应并融入国际市场。

  中国的宣示是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战略选择。也就是在关税、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未来会在确保我国利益的前提下,以承担和发达成员一样的义务标准去谈。

2eic4iblTAWEUhSActUb2ibEJafsNMTDyGlGOud7aa3R7e3OUSRcZ6Y2u0ffiabtJ5xCQEcMUtv49IB2WbosvuWFEg.jpg

202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金额已经突破万亿美元

  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符合WTO规则

  NBD:我们注意到,尽管中国宣布在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但仍然强调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和地位,这背后的考量是什么?

  苏庆义:中国主动放弃未来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的特殊和差别待遇(SDT),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大国担当。中国同时保留自身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既符合WTO规则,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中国放弃SDT回应了外部的期待。随着中国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明显提升,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个别国家认为,中国至少迈入“先进国家”行列,进而应该在WTO承担更多的责任。中国始终愿意根据自身能力,主动评估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中国主动放弃SDT就是对这种承担更多责任的积极回应。

  与此同时,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是由自身发展阶段决定的。应该看到,尽管中国的发展水平持续显著提升,但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各方面经济社会指标离发达经济体仍有许多差距。中国内部区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仍是进行时。中国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中国还不是发达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不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基本出发点。

  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有利于更好维护全球南方的利益。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都将致力于维护全球南方国家的利益。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弥合南北发展鸿沟,中国有必要站在全球南方国家的队列。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是对这一立场的有力信号释放,是非常必要的立场显示。

  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符合WTO规则。在WTO中,是否是发展中成员地位,采用的是“自我宣称”的方式,而非根据人均收入或人均GDP等数据进行界定。这是WTO明确的规则。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完全符合WTO规则,并没有违背规则。

  NBD:中国为何在此刻做这项重要宣示?

  丁如当前,特朗普政府一方面强调对等关税,另一方面通过加征关税的方式威胁对方降低对美国出口的关税税率,这些做法和WTO的规则和精神是完全背离的。

  我前一段时间和在WTO工作的官员交流,大家提得比较多的是信任不足。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发达成员认为中国货物贸易体量已经是全球第一,但仍然在享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从而造成矛盾和信任危机。

  另一方面,我们在疫苗豁免、渔业补贴等项目的谈判过程中,为了促成谈判的成功,已有条件地放弃了一些特殊和差别待遇。有些发展中成员担忧,中国是不是要从WTO“毕业”了,不代表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了。

  中国在此时此刻做这项重要宣示,我认为是要给两边都吃“定心丸”。一方面,我们要给发展中成员确定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另一方面,我们愿意承担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义务,在WTO的框架下,在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中国的宣示将为世贸组织改革带来新动力

  NBD:中国的宣示有助于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当前,世贸组织改革面临哪些障碍?中国此举对推动改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霍建国:当前,世贸组织改革存在很多难点,比如如何恢复谈判功能,如何加强贸易审议机制,如何恢复上诉机构针对反倾销的裁决功能等。中国的宣示将为世贸组织改革带来新的动力,为未来改革方向指明道路。

  丁如:从2019年底开始,WTO上诉机构开始处于停摆状态,从而导致争端解决机制面临诸多困难。中国宣布这样一个承诺,一方面会督促欧美国家重回谈判桌。另一方面会给多边主义注入信心,增强各方信任。

  苏庆义:世贸组织改革面临的障碍很多,核心原因之一是美国不愿意推动,甚至阻挠。此外,在规则层面,各国对某些规则改革的分歧也比较大。中国放弃SDT是负责任的表现,是中国积极推进全球治理、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最新行动。这将有利于各国在维护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同时,更好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NBD:继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之后,中国也在积极准备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的宣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安排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

  霍建国:可以理解为,中国在向更高的开放标准去看齐。基于多边主义框架的WTO改革如果能够顺利推进,对全球贸易畅通、加强更高水平的多边主义合作肯定是有利的。

  丁如:RCEP和CPTPP都是区域性的贸易协定,WTO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覆盖166个成员和98%的全球贸易量。我们宣示所放弃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只是基于WTO框架。当然,中国做出这一承诺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