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公募机构加速产品布局步伐,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推进新品发行。根据公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9月29日,年内全市场共计发行新基金1138只,相比去年同期的863只,增幅超三成,达到31.87%。整体来看,年内发行的新基金数量显著提升,结构上也呈现出“权益走强、债基降温”的鲜明特征。
权益类基金无疑是年内发行的焦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29日,全市场共发行权益类基金823只,占(发行)新基金总量的七成以上。其中,股票型基金累计发行数量达到644只,与2024年同期的328只相比增幅高达96.34%,几乎翻倍。
在股票型基金中,指数型产品占据绝对主导。上述年内新发行的644只股票型基金中,有623只为指数型产品,占比高达96.74%。华北地区某大型公募机构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这一现象反映出被动投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接受,尤其是行业主题类指数基金,成为投资者布局细分领域的重要工具。”
对于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的变化,排排网集团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股市场估值正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加之经济企稳回升、企业盈利改善等利好因素,共同为权益投资营造了有利环境。在此背景下,公募机构也乘势而上,重点布局股票型基金,尤其是指数产品。这既满足了普通投资者希望分享市场上涨红利的需求,也借助被动投资工具简化了管理流程,从而形成了供需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
此外,FOF(基金中的基金)产品虽然总体发行数量不多,但增长势头非常强劲。截至9月29日,今年以来共发行49只FOF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一倍,增幅达113.04%。李春瑜认为:“FOF产品通过分散配置多只基金,帮助投资者降低单一产品的风险,契合了部分投资者在震荡市中追求稳健增值的需求。”
与权益类基金形成对比的是,债券基金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的发行有所降温。在A股市场走强、资金流向权益市场的背景下,截至9月29日,今年以来债券基金共发行221只,同比下降17.54%;QDII基金仅发行13只,同比降幅达到50%。
从发行机构来看,截至9月29日,今年以来共有128家公募机构发行了新基金,占行业(公募机构)总量的近八成。不过,公募机构之间的新基金发行数量分化也比较明显:超过一半的机构新基金发行数量少于5只,而新基金发行数量在10只以上的机构共有37家,行业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具体来看,截至9月29日,今年以来富国基金以发行51只新产品暂居榜首;华夏基金和汇添富基金紧随其后,均发行45只新基金;易方达基金则以发行42只新产品位列第四。此外,永赢基金、鹏华基金、南方基金、万家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发行新基金的数量也均超过30只。
李春瑜认为:“头部公募机构得益于其深厚的品牌影响力、强大的渠道网络和扎实的投研能力,在新基金募集与建立投资者信任方面优势显著,能更迅速地捕捉并响应市场变化。相比之下,众多中小公募机构则倾向于采取差异化策略,专注于特定赛道或打造特色产品,其发行节奏也更为稳健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