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力度有所加码,呵护跨季资金面态度明显。
在9月19日公告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方式后,央行于9月22日重启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投放规模3000亿元。9月26日,央行再度开展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规模进一步扩大至6000亿元。与此同时,9月22日至9月29日,央行还按惯例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累计投放20377亿元。总体来看,以逆回购口径计算,9月22日至9月29日,央行累计投放29377亿元,对冲到期的20673亿元,实现净投放8704亿元。
此外,9月25日,央行还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期限为1年。鉴于本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故央行9月份MLF净投放规模为3000亿元。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临近跨季,央行加码流动性投放力度,资金面整体表现较为平稳。
在此背景下,资金面平稳跨季可期。展望10月份,流动性扰动因素仍多。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份是财政收入大月、支出小月,而且政府债券还会较大规模发行,财政因素对资金面有一定的潜在收紧影响。不过,10月份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仅相当于9月份的一半左右。考虑到当前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预计10月份央行将综合运用各类流动性管理工具,维护市场流动性充裕,这也意味着10月份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上行空间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央行开展了1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对冲到期的13000亿元后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这是央行连续第四个月加量续做买断式逆回购。另外,截至9月份,央行也已经连续7个月加量续做MLF。9月份,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合计净投放达6000亿元。10月份,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加量续做的势头是否还会延续?
“10月份买断式逆回购和MLF这两项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大概率还会加量续做,但加量规模可能较此前6000亿元的较高水平有所回落。”王青预计,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并适时恢复国债买卖。在央行降准注入较大规模长期流动性的预期下,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有可能相应收敛。
近期,市场对于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有所升温。今年年初,因国债市场供不应求状况加剧,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1.6%的历史低位。央行于1月10日宣布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避免影响投资者的配置需要。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央行都未开展过国债买卖操作。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无论国债买卖兑现与否,流动性方面均无需过多担忧。随着当前货币政策工具箱更趋丰富多元,央行可以通过7天期逆回购、14天期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MLF等“短—中—长”流动性投放序列,灵活搭配,有效平抑资金面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