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与中秋“双节”假期临近,市场再度面对“持股还是持币过节”的经典议题。私募排排网最新调研数据显示,超六成私募机构计划重仓乃至满仓(仓位>70%)过节,传递出对节后市场的积极预期。
具体来看,65.38%的受访私募机构表示将维持七成以上仓位,认为外围市场在长假期间波动有限;另有17.31%的私募机构选择中等偏重仓位(50%≤仓位≤70%),更看重节后个股的结构性机会;约11.54%的机构选择中等偏轻仓位(30%≤仓位<50%),而轻仓(仓位低于30%)的私募机构仅占5.77%。
数据显示,对于节后A股市场走势,七成私募机构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在节前蓄势之后有望逐步回暖;两成私募机构态度中性,预计指数震荡但市场结构性机会丰富;仅不到一成私募机构对节后市场表现偏谨慎,担忧长假不确定性与前期涨幅叠加可能带来市场阶段性调整。
在风格判断上,62.50%的私募机构认为节后市场风格将趋于均衡,科技成长股与价值蓝筹股有望轮番表现;23.08%的私募机构则继续看好成长风格占优;另有14.42%的私募机构预判市场可能出现“高低切换”,前期滞涨的传统行业与高股息资产或将迎来表现机会。
从投资主线来看,科技成长方向仍是私募机构的主流选择。近六成私募机构看好AI(人工智能)、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创新药等科技板块;21.15%的私募机构关注新能源与房地产产业链的估值修复机会;高股息、周期股及泛消费方向也均有支持者,但占比相对较低。
展望节后A股市场表现,安徽安爵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A股短中期走势持中性偏积极态度,节后资金回流与情绪修复将推动市场震荡上行。中期来看,政策持续发力与经济边际改善有望支撑结构性行情延续,创业板与科创板的企业或表现更优。”
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则计划维持较高的股票仓位,重点配置景气度仍在上行的板块,并逐步布局景气度即将出现拐点的周期类资产。该机构将当前市场温度比作“春夏之间”,认为科技板块虽是主线,但低估值板块也有轮动机会。
珠海黑崎资本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陈兴文从宏观视角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国际上美元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国内政策持续发力、市场资金面充裕等因素共同构成‘持股过节’的有利基础。预计节后A股市场将呈现‘科技成长与估值修复双主线并行’的格局,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在科技高弹性与价值稳健性之间灵活配置。”
安徽明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胡墨晗同样认为,“持股过节”仍是较优策略,科技成长方向预计继续领跑,同时金融与周期板块也存在修复机会,风格将更趋均衡。
整体来看,尽管私募机构在仓位与风格上观点不一,但普遍对节后市场较为乐观,科技成长仍是共识度最高的方向,在结构轮动中保持均衡、关注业绩确定性,成为多家私募机构的共同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