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30 01:34:00 股吧网页版
2025年诺贝尔奖前瞻:生理学或医学奖能否花落华裔科学家?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25年诺贝尔奖将自10月6日起陆续揭晓。其中,生理学或医学奖将于北京时间10月6日公布,物理学奖于10月7日公布,化学奖于10月8日揭晓。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奖项,诺贝尔奖历来代表着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既承载着人类探索未知的荣光,也折射出前沿科研的风向。随着颁奖季临近,今年的获奖人选再度引发热议:哪些突破性成果将赢得评审青睐?哪些科学家最接近这一至高荣誉?

  生理学或医学奖:

  是否花落美籍华裔科学家陈志坚?

  从历史数据看,近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呈现明显趋势:整5年份(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均授予了临床医学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这些获奖者大多曾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使该奖项被视为诺奖的重要风向标。同时,诺奖评委会近年倾向于逐步过渡到表彰更近期的成果。

  整理近年来的重大医学突破以及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几个重要科学奖项,有分析认为,囊性纤维化的革命性疗法、mRNA疫苗技术的奠基性贡献、cGAS-STING信号通路构成了2025年最有力的竞争领域。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致命的遗传病,患者因CFTR蛋白功能缺陷,导致黏液积聚,严重影响肺部和消化功能,过去多数患者活不过成年。美国科学家Michael J. Welsh阐明了CFTR蛋白的功能,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靶点,Paul A. Negulescu和西班牙科学家Jesús González则成功将基础发现转化为革命性药物。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包揽了2025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和2025年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

  mRNA疫苗技术的奠基性贡献被预测获奖的理由是,因发现核苷碱基修饰技术,从而开发出有效的mRNA疗法。这项基础科学的突破,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使得mRNA疫苗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问世。获奖热门人物是匈牙利裔生物化学家Katalin Karikó与美国免疫学家Drew Weissman。

  美籍华裔科学家陈志坚,也是本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热门人选。我们的身体是如何第一时间发现病毒或细菌入侵?陈志坚发现了名为cGAS的酶,它是细胞内的一个关键“哨兵”,当病毒DNA出现在细胞质中时,cGAS会立即识别并结合,产生第二信使cGAMP,进而激活STING蛋白,最终拉起“警报”,启动干扰素等抗病毒免疫反应。

  陈志坚的贡献与2011年获奖的Toll样受体发现形成了完美互补,共同构成了先天免疫的完整感知图景。目前,陈志坚几乎获得了所有诺奖"前兆奖项",包括2019年生命科学突破奖、2024年拉斯克奖、2025年“引文桂冠奖”。

  此外,备受看好的还有无创产前检测技术。中国香港的卢煜明教授因在母体血液中发现胎儿DNA,并开创无创产前检测技术而备受关注。这一技术已在全球广泛应用,使数百万孕妇避免了侵入性产前诊断的风险。

  物理学奖:量子计算与二维电子系统成焦点

  有分析认为,量子计算正处于技术迭代的关键期,若在 2025 年,有研究团队在构建更稳定、更强大的量子计算机方面取得决定性进展,或是在量子信息的传输、存储与处理方面实现重大理论突破,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学界的难题,那么该领域极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近期,德国科学家David P. DiVincenzo 和瑞士科学家Daniel Loss凭借他们提出的量子点中电子自旋作为量子位的量子计算理论——Loss-DiVincenzo 模型,获得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奖项。诺奖级研究“量子点”与诺奖级研究“量子信息科学”相融合,催生了本年度“引文桂冠奖”的荣誉之选。因此,不少分析认为,这二位科学家是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热门。

  被看好的研究领域还有强磁场中二维电子系统特性研究。有着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沃尔夫奖,今年颁给的正是该领域的三位科学家。印裔美国物理学家Jainendra Jain、以色列物理学家Moty Heiblum和美国物理学家James Eisenstein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深化了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理解,Jainendra Jain提出复合费米子的理论模型,Moty Heiblum通过实验验证分数电荷的存在,James Eisenstein则发现了二维电子系统的奇异相。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近年来,中国科研团队在超导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南方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团队分别实现了新型超导材料突破。拓扑量子计算因具有容错性优势,成为凝聚态物理的应用热点,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望授予凝聚态物理领域。

  化学奖:中国科学家入围热门

  近日,被称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公布得奖情况,在化学领域奖项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单原子催化专家张涛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中国内地科学家。

  迄今,已有 83 名引文桂冠奖得主随后摘得诺贝尔奖,其中 13 位引文桂冠奖得主在当年即获得诺贝尔奖,包括首位华人得主钱永健。此次,张涛在诺奖公布前夕获得引文桂冠奖,被视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有力竞争者。

  新一代测序(NGS)技术也是预测热门。剑桥大学的Shankar Balasubramanian教授和David Klenerman教授是开发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发明最终被应用在Solexa-Illumina测序技术中,该技术通过大大提高效率和降低DNA测序成本,彻底改变了该领域的研究。

  此外,揭示自由基与抗氧化剂在人体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也是被预测的获奖热门领域之一。新加坡国立大学的Halliwell教授在自由基与抗氧化剂研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与合作者于1976年提出了广为人知的Foyer-Halliwell-Asada循环,揭示了植物如何通过抗坏血酸盐-谷胱甘肽循环来清除过氧化物,保护叶绿体免受损伤。Halliwell教授进一步将研究重心转向自由基与人类疾病的关联,开创性的研究揭示了金属催化自由基反应在疾病中的作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