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禽蛋产业(馆陶)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政、产、学、研、用各方嘉宾共同探讨我国禽蛋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展示新技术、新成果,推动我国禽蛋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篪表示,禽蛋产业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支柱产业,更是关系民生福祉、保障“菜篮子”供应稳定的关键领域。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高度关注禽蛋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深化产业研究,为国家制定禽蛋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优化产业政策支持、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围绕食品安全这一核心,协助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推广保障食品安全的先进管理制度和技术,全力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质量是产业的生命线,而检测技术则是守护质量的‘火眼金睛’。”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强化“标准引领”,将先进的检测技术转化为产业标准,让每一枚鸡蛋都有“质量身份证”。二是要推动“产学研融合”,让实验室里的新技术快速落地到养殖基地、加工车间,解决产业实际痛点。三是要打造“品牌优势”,以过硬的质量赢得市场信任。
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谈到,我国禽蛋产业需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从传统到现代、从数量到质量、从规模到效益、从污染到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从安全到营养、健康。一是大力发展有机禽蛋产业,二是大力发展营养性、功能性蛋品,三是建立立体型、绿色、数智化全产业链。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原司长马纯良表示,推动禽蛋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坚守安全底线,压实质量安全责任,建立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的制度,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责任可追溯、风险可防控。二是要坚持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创新品种、创新养殖方式方法、创新蛋品加工技术等。三是要加强宣传营销,提高禽蛋消费水平。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王子强针对当前禽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以营养品质为核心,要紧紧围绕禽蛋优质化,加强标准化建设。二是要健全追溯体系,提升质量安全责任管理规范,加快推进禽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三是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深入挖掘地方禽蛋产业特色优势,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禽蛋品牌。四是鼓励政、产、学、研、用各方加强合作,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提升禽蛋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苑严伟认为,一是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养殖设施智能化、环境调控精准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的全面落地。二是构建标准体系,参与制定禽蛋养殖、加工、溯源等环节的行业标准,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三是推动产业链协同,加强“产学研用金”多方联动,打造开放共享的产业创新生态。
会议还发布了《蛋鸡产业链发展白皮书》、“馆陶鸡蛋”区域公共品牌、馆陶蛋鸡养殖全链路溯源管理平台、馆陶数字化农产品交易系统等四项核心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