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行动方案》指导下,基金公司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对普通投资者有何影响和意义?针对上述问题,中国证券报邀请长盛基金多位相关管理人员,分别围绕公募行业费率改革,投资者陪伴模式的创新,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的建设,公募考核体系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国内公募产品类型及未来产品方向,践行信义责任、建设完善合规风控体系等核心问题,分享观点和思考。本文为系列访谈之五。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王雪青)公募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与规范运作离不开合规风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目前,国内公募基金的合规风控体系处于怎样的状态,面临哪些挑战?公募基金行业在“以投资者为中心”的发展框架下,合规风控体系需要进行哪些匹配?针对上述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长盛基金督察长张利宁。
中国证券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持续提升行业合规水平。当前,公募基金行业的合规风控处于怎样的状态?
张利宁: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的合规风控建设整体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持续向更高标准迈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监管框架逐渐完善,确立了“穿透式监管、全链条问责”的强监管基调;二是行业普遍树立了“持有人利益优先”和“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并内化为机构的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三是行业机构的公司治理、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
总之,公募基金行业的合规风控已从制度层面的建设,走向文化层面的内化发展,从事后惩戒扩展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监管体系和行业生态,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投资者利益保护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中国证券报: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必然对合规风控体系建设带来更高的要求,请您谈谈行业的合规风控工作面临哪些挑战和难题?
张利宁:尽管合规风控体系相对完备,但随着行业的创新发展,挑战也在升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产品复杂化带来的风险识别难题。例如,在衍生品与结构性产品中,随着股指期货、国债期货、期权、雪球结构产品等广泛应用,风险因子更为隐蔽和复杂,对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ABS、REITs等另类投资中,由于底层资产透明度低,估值和流动性风险更大,这种准投行类业务有别于传统的公募业务,需要更为匹配的专业能力。
其二,业务国际化带来的跨境风险。QDII等国际化业务使基金公司需要面对全球市场风险(如汇率波动、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不同市场的监管规则差异和跨境结算风险等。
其三,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及应对。比如,被高度依赖的IT系统一旦发生技术故障或网络攻击,可能导致交易中断或数据泄露。
中国证券报:请您简单谈一谈公募基金的合规风控体系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张利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合规风控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升级,以应对挑战和难题。比如,通过大数据与AI赋能,从“合规风控”向“智慧风控”演进;深化“以投资者为中心”的风险管理;构建全域、穿透式的风险管理能力;强化应急预案与压力测试等。总之,基金公司的合规风控体系需要更智能、更前瞻、更穿透,突出以客户为中心,从而应对全新且复杂的风险挑战。
中国证券报:长盛基金的合规风控管理工作有哪些经验或心得与大家分享?
张利宁:首先,很多从事合规风控工作的同仁都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不敢有丝毫松懈或疏忽;再者,合规风控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此外,公募基金行业的合规风控体系建设不仅是合规风控部门的职责,而是需要公司战略层面的重视、全员风险文化的熏陶与塑造,以及高效的行动力。未来,无论公司还是行业,如能在合规风控体系的升级进化中取得显著成效,将更能赢得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