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债ETF市场再度扩容。9月24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首日即有5只产品规模突破百亿元。叠加首批10只产品1285.65亿元的存量规模,截至9月26日,科创债ETF市场总规模突破2300亿元,成为债券ETF中扩张较快的细分品类。
业内人士表示,政策导向支持科技创新,科创债和科创债ETF的崛起,意味着债券市场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科技时刻”。与此同时,科创债ETF的火热,还与票息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优势有关。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认为,与2024年“资产荒”演绎下久期策略占据主导不同,2025年以来受到央行主动引导资金面收紧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等因素的影响,债券市场波动明显加剧,久期策略的价值边际下降,而信用债票息策略则展现出一定的优势。从净值表现看,在本轮市场调整期中,科创债ETF的回调幅度要小于同期整体利率债ETF;从折溢价的情况来看,相比其他信用品类,科创债ETF在本轮调整中也呈现出了较好的二级市场承接性。随着当前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信用债ETF整体折价趋于收敛,债券ETF的流动性有望持续向好。
业内人士表示,科创债ETF作为债市中的“科技板”,既具备了债券资产的一贯稳健风格属性,也叠加了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红利,其背后的优质资产池、基金公司的精细化产品运作与多元化配置价值,正打造出低利率时代的债券投资选择。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投资者保持理性,关注科创债ETF背后的多重风险。
中信建投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曾羽在研报中表示,科创债ETF虽有稳健收益与政策红利的双重属性,但在信用、流动性及利率风险方面仍需警惕。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在信用评级方面,虽然中证和上证AAA科创债指数均要求成分券隐含评级AA+以上,但深证AAA科创债指数成分券并未做隐含评级的要求,其成分券隐含评级集中于AA+,且含有少量AA和AA-,信用风险相对偏高。
此外,曾羽表示:从流动性风险来看,科创债ETF快速扩容可能导致底层债券供需失衡,快速建仓的要求或大幅推高买入成本;从数据上看,科创债ETF在债市走弱时期,或面临较大幅度折价;首批科创债ETF发行前后,机构抢配导致价格受到冲击,利差进一步压缩,后续或出现回归调整。
“随着政策层面鼓励‘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未来科创债ETF成分券的期限和久期可能会进一步延长,这也意味着其利率敏感性将增强,潜在利率风险或随之加大。”一位银行理财投资经理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