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全国文旅市场热度攀升,消费市场蓄势迎来假期消费高峰。
比假期热潮更值得关注的,是各地正以多元新消费场景与特色活动,持续点燃消费市场新动能:深圳国际车展联动大地艺术IP“大地之子”打造跨界消费场景,北京商业地标凭借IP首展、潮流首发、沉浸式体验活动激活假日消费,福建文旅以“民俗+潮玩”的创新组合推出特色消费大餐,这些鲜活案例正成为新消费推动消费市场繁荣的新引擎。
当前,新消费浪潮已深度重塑消费市场格局与用户行为逻辑。个性化、悦己化、健康化成为主流消费偏好,消费者不再单纯追求产品功能,更看重其背后承载的情绪价值、文化认同与社交属性。从国潮美妆的崛起,到潮玩手办的风靡,再到健康食品的走俏,新消费正以“需求驱动供给”的模式,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这一趋势也传导至二级投资市场,新消费赛道持续成为基金经理的重点布局领域。一批提前洞察趋势的基金经理,已通过重仓新消费潜力标的收获显著回报,相关主题基金风头渐起,扛起消费投资大旗。
对于新消费领域的投资机遇,多位基金经理给出了独到见解。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张羽翔指出,当前消费行业虽整体增长平稳,但结构性机会显著,尤其在新消费领域。政策支持、流动性宽松以及经济企稳预期为消费行业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新消费以满足年轻群体个性化、精神层面需求为核心,涵盖潮玩、美妆、国货等领域,并呈现出海外扩张趋势。
财通基金基金经理贾雅楠从底层逻辑剖析,新消费的本质是消费行业的成长股,但其成长来源已发生深刻变化。今天的宏观环境是——中国国力持续提升,年轻一代对海外大牌逐渐“祛魅”;移动互联网带来信息平权;社交媒体解构了传统话语体系,亚文化兴起。
在这个背景下,贾雅楠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精神命题是“我是谁”“我要啥”。能够回应这一命题的公司,才可能真正穿越周期——它们或是以优秀产品力打造强大品牌心智、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的“产品型公司”;或是通过差异化服务和体验、重新定义人货场的“渠道型公司”。
在投资标的选择上,基金经理们普遍聚焦于持续突破的新消费企业。
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指出,当前市场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期阶段,政策先行,盈利底明确,在文化消费等领域均看到了部分中国企业持续取得突破,值得长期看好。
景顺长城研究部基金经理王开展表示,将挖掘新时代消费者需求潜力的企业,在传媒、互联网、食品饮料行业,有不少符合这些特征的企业。看好行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品牌、具备挖掘新时代消费者需求潜力的企业。
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四部基金经理王诗瑶指出,长远看,在大国发展中,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国际局势波动,发展内需、提振内需的重要性显著提升,虽然过程有所波折,但整体对消费板块持积极关注的态度。三季度将在新消费方向聚焦基本面持续、估值合理有空间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