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儋州9月29日电(记者王晓斌)海南西部国际数据一站通服务中心29日在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大会暨儋洋数字经济发展论坛上揭牌成立。该中心旨在为企业提供“数据申报、合规咨询、跨境对接”全流程服务,填补海南西部在数据服务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儋州在构建“数据经济生态”上迈出关键一步。
数字经济生态在儋州已有较为夯实的基础。儋州洋浦数字保税区是全国首个数字保税区,桉菏数产作为数字保税区内的链主企业和首家落户企业,已成为海南自贸港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的先行者与数据要素项目的孵化平台。
儋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环湾办常务副主任李慈明介绍,自2023年起,儋州依托自贸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政策优势,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截至2025年4月,环湾新城累计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额达314.33亿元,其中数字经济项目7个,投资额235.27亿元,占比74.85%,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位于儋州环湾新城的润泽自贸港国际信息港项目计划2026年完工,该项目可以提供庞大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和并行计算资源,为高复杂度、高计算需求的万亿级大模型训练提供服务支持与技术保障。海南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表示,目前项目的动力中心和高性能智算中心主体结构已封顶。项目运营投产后,将融入和促进海南西部国际数据一站通服务中心及“数字贸易”“来数加工”等业务的先行先试。
儋州良好的产业基础为发展数据跨境流动和绿色算力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是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绿色充电宝”。儋州西北部海域的申能CZ2与大唐CZ3海上风电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邻近的昌江核电站也配备了直供洋浦的备用输电线路,共同为算力产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电力。另一方面,洋浦LNG项目所产生的大量冷能,可转化为高效的“算力空调”,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的冷却能耗。此外,洋浦已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形成一条畅通无阻的“数据航线”,大幅提升跨境数据传输效率与国际互联网访问性能。
在活动签约环节,儋州相关方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与深智城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深圳技术+儋州平台”融合赋能,加快推进儋州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海南东华软件、华为云、腾讯云及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汉普知识产权服务集团围绕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技术研发和合规服务签署协议;与多家企业就数字游民、跨境电商、智算中心等领域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额超过50亿元。
大会上,“海南数字游民枢纽”及“洋浦湾外滩数字游民社区示范点”也正式揭牌,旨在为全球数字游民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