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广东虚拟电厂建设迎来重要进展:10日,2025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十大引领工程”正式发布,由广东电网、深圳供电局牵头建设的“南方区域虚拟电厂源荷互动体系建设与示范项目”成功入选,获得国际认可;19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公布第一批10家列入虚拟电厂运营商目录企业名单,标志着广东虚拟电厂从试点探索迈入规模化、市场化运营新阶段,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按下“加速键”。
制度破冰:
谁能参与?怎么参与?如何结算?
当前,广东正面临能源转型的新挑战: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连创新高,突破1.6亿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800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型负荷规模快速增长,形成了一张庞大而分散的“能源互联网”。如何让这些零散资源高效聚合并纳入电力市场体系,成为推动虚拟电厂发展的关键命题。
今年6月底,《广东虚拟电厂参与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广东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印发,进一步明确了“谁能参与、怎么参与、如何结算”三大核心问题,为虚拟电厂参与交易扫清了规则障碍。
规则落地后,虚拟电厂如何进入市场?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部专责周之鼎把运营商注册方式总结为“三步走”:先亮出售电资质,再把软硬件资料打包提交,经广东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资料审核、技术把关、系统对接、30天公示通过,就能领到“虚拟电厂身份证”。截至9月23日,广东已累计公示两批共19家虚拟电厂运营商注册名单。
有了“身份证”,运营商即可启动资源聚合工作,将分散的代理用户资源进行整合打包,聚合成符合市场交易标准的虚拟电厂交易单元。周之鼎用一句话概括:“签好聚合代理合同、交易系统一键确认,就能实现运营商与聚合用户的双向绑定。”目前,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已开放发电类虚拟电厂交易单元注册通道。
技术攻坚:
空调、充电桩如何听懂电网“口令”?
虚拟电厂的核心在于“聚合”与“调控”,而海量分散资源的实时协同依赖可靠的系统支撑。针对负荷侧与发电侧资源特性的差异,广东实行分类接入策略,构建起适配不同场景的技术体系。
在广东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的大屏上,展示了电网侧与虚拟电厂的系统联调全过程。“我们搭建了虚拟电厂全景应用模块,支持负荷监测、指令下发、响应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首批注册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已全面联通了运营商侧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数据通信链路,相当于电网侧与虚拟电厂实现‘共享大脑’。”广东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负荷管理数据应用专责唐曦凌通过比喻,介绍了负荷类虚拟电厂接入广东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路线。
发电类虚拟电厂则接入属地调度自动化系统。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7月发布的《虚拟电厂并网调度服务指南》规定,虚拟电厂按交易单元管理,“虚拟电厂以所在现货市场220kV电压等级出清节点为单位聚合为交易单元,以交易单元为主体进行并网管理及调度运行,由对应220kV节点所在地区的地调调管。”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并网与新能源管理部新技术新业态组组长陆秋瑜介绍:“《虚拟电厂并网调度服务指南》明确了发电类虚拟电厂的调度管理范围、并网要求和涉网性能要求,为虚拟电厂高效快捷并网提供了依据。”
广州样本:
三年补贴“红包”+实战验证
“市级财政准备了三年专项‘红包’,参与‘有功响应’‘无功调节’‘备用服务’都能拿钱。”广州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经理余志文介绍,广州地区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在参与省级电力市场交易的同时,也可以申请接入广州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参与市级虚拟电厂应用,进一步丰富收益渠道。
今年7月底,广州通过虚拟电厂管理平台聚合53个充电站、163个V2G充电桩,开展目前国内场景最复杂的车网互动实测。这次“实战”最高响应负荷2.5万千瓦、响应电量5.4万千瓦时。“虚拟电厂成为本次实测的关键——没有平台,单个充电桩、单辆车无法对接电网调峰需求。”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经营部总经理侯铁铸具体解释,“本次活动收益也很明确,每度电放电补贴最高3.5元。对车主来说是额外收益,对我们运营商而言,也通过虚拟电厂找到了V2G资源的市场化运营路径。”
下一步,广东将持续优化市场规则,让虚拟电厂从‘尝鲜’走向‘日常’。想象一下:未来某个夏夜,空调自动调高1℃、电动车反向放电、屋顶光伏多送出一度电——千家万户的微小动作,在虚拟电厂的“指挥棒”下汇聚成电网的“定海神针”,也为每个参与者带来一份绿色收益。“虚拟电厂不是科幻,而是广东人即将触手可及的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