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手机品牌凭借价格、技术与渠道等综合优势,在印度尼西亚赢得市场与口碑“双丰收”。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印尼手机市场销量前5的品牌中有4个来自中国,分别是小米、OPPO、vivo和传音,中国品牌整体份额占比近七成。
中国品牌手机从铺设覆盖广泛的销售网络,到建设本土化制造工厂;从专注科技创新、迭代提升产品性能,到推出契合当地需求的各类本土化机型,不仅赢得众多印尼“铁粉”,更积极助力印尼通信人才培养、推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2014年进入印尼市场的vivo,正是其中代表之一。日前,本报记者实地走访vivo印尼公司的门店及工厂,探寻其在印尼市场取得亮眼成绩背后的原因。
以服务搭建信任桥梁
在印尼雅加达特区一家大型商场,vivo门店的展台上陈列着多款手机、耳机、手表等智能产品,不少顾客在咨询、体验。“我用vivo手机5年了,它在暗光条件下拍摄挺清晰的。上次屏幕出问题后,门店的一小时快速维修服务很及时。”印尼消费者哈里说。
vivo印尼公司首席执行官黄磊介绍,vivo手机在印尼已有近5000万用户。2016年,vivo在印尼建成首个海外本土制造工厂。目前,vivo在印尼已建立约1.4万个销售和服务网点、近130家售后服务中心,推出“365天免费换壳贴膜”“免人工费维修”“免费寄修”等举措,覆盖从大城市到偏远地区的用户。雅加达某vivo门店店长阿瑞斯介绍,门店还会定期举办手机摄影比赛、手游体验活动,让当地用户更好了解vivo品牌。
尊重并融入本土文化,是中国品牌手机赢得市场认同的关键。vivo联合印尼本土设计师,推出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的“印尼红”“赤道绿”等限定机型。“印尼红”选取印尼传统巴迪克图案的经典红色,“赤道绿”源自印尼“赤道上的翡翠”的别称,手机价格、配置与普通机型一致,上市后迅速成为热销款。针对印尼年轻人爱拍照、常参与音乐节与演唱会的特点,vivo重点优化手机夜景拍摄、人像模式等功能,其推出的机型因成像清晰,被当地用户称为“影像机王”“演唱会神器”。“中国手机企业愿意花时间研究我们的使用习惯,这让我们感受到被重视。”阿瑞斯说。
vivo还携手印尼旅游部发起“印尼印象”影像活动,鼓励用户用手机记录火山、海滩、传统市集等本土风貌,活动在社交媒体引发超千万次讨论,既传播了印尼特色文化,也让品牌深度融入当地社会。
以技术引领产业升级
在印尼万丹省唐格朗县的vivo智能制造工厂,8条生产线有序运转,机械臂精准完成零件组装,工人与自动化设备协同配合,平均每11.4秒就能产出一部完整手机,生产线自动化覆盖率超50%。“从零部件进厂到成品出厂,要经过200多项检测,我们要全力保障产品质量。”vivo印尼工厂品控经理阿尔达尼手持检测报告介绍。
工厂内的品控实验室里,配有水压试水机、淋雨试验机、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等设备。这些从中国引进的检测设备,专门模拟印尼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环境,确保手机在特定条件下仍能稳定使用。“之前我们都没有想到需要投入这么多资源做环境适应性检测,中国手机的品控标准为印尼手机制造业树立了标杆。”印尼远程信息处理设备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绿色发展理念同样贯穿生产全程。vivo印尼工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推行无纸化办公、使用可循环包装等举措,持续降低资源消耗。去年一年节水6200吨、节省电力547.4兆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93.73吨;用可循环捆扎材料替代传统塑料包装,一年减少塑料使用量约2.7吨。“我们不仅要生产优质产品,更要为印尼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vivo印尼工厂总经理易苗刚说。
以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在中国培训时,我每天都在研究折叠屏手机的铰链设计,回来后带领团队调整生产流程,最终如期实现量产。”29岁的穆萨是vivo印尼工厂产品结构工程经理,2017年加入vivo时还是一名普通工程师,如今已成长为核心技术骨干。这期间,他两次赴中国总部学习先进技术,参与了vivo折叠屏手机在印尼的本地化量产项目。
像穆萨这样的本土人才,在vivo印尼团队中占比超96%。vivo建立了“岗前培训+导师带徒+赴华深造”的培养体系,新员工通过技能考核才能上岗,技术骨干可赴中国学习前沿制造技术,国内专家也会定期赴印尼工厂指导。截至目前,vivo已为印尼培养数千名通信技术、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人才。
产业链的本地化协同,进一步放大合作效应。vivo与印尼本土供应商合作,推动电池、充电器、包装材料等零部件本地化采购,目前零件本地化率达35%。同时,与当地物流、零售、广告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这种“本土化生产+本土化就业+本土化供应链”的模式,已在当地创造13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也促进了印尼通信产业链的韧性。印尼远程信息处理设备行业协会主席阿里·索布罗托表示,vivo在生产流程优化、本地材料应用及本土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实践具有示范意义。
中国手机品牌积极融入印尼市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小米2014年进入印尼市场,2017年起在印尼销售的手机实现100%本土化生产;OPPO印尼工厂自2022年4月开始正式运营,拥有2000名员工,是OPPO海外最大生产基地。
印尼手机协会主席赛义夫·哈亚特认为,除制造领域外,中国企业在零售等领域也通过创造就业岗位、赋能中小企业等方式,促进本地相关产业发展,成为两国产业合作的亮点之一,“我们期待与中国企业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