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山东省工作安排,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坚持以“新”布局强根基、向“高”攀登塑优势、向“智”跃升促转型、以“绿”为径谋长远,逐步构建起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数实深度融合的具有省会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在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产业发展呈现强劲的创新活力与成长韧性。
推动产业升级向“新”布局
聚力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济南市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围绕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高端软件等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构筑新型工业化的“四梁八柱”。2022—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连续3年跨过3个千亿元台阶、首次突破万亿元,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驱动科技创新向“高”攀登
聚力强化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济南市坚持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推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加快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9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9家、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4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70家,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日益完善;累计培育首台(套)装备、首版次高端软件、首批次新材料、首件套电子产品等项目超过1300个。
深化数实融合向“智”跃升
聚力促进数实深度融合,济南市大力推进“数字济南”建设,抢先下好数字经济发展“先手棋”,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算网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2024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达5856亿元,其中工业软件收入35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1.9%,在中国软件名城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七,数字生态指数排名连续4年跃升、位列全国第七。拥有浪潮云洲、火石两个国家级“双跨”互联网平台,智能算力排名全国第七,是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和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济南市正以数字经济整体能级跃升,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汇聚强大动能。
引导企业转型向“绿”进阶
聚力提升绿色发展能级,济南市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强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持续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在绿色发展中锻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着力厚植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近年来,全市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优势,累计培育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工业园区等400余家,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绿色水平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