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还被晨雾笼罩时,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已拉响汽笛,准备开往欧洲大陆。同时,在距离口岸约3公里的丝路荣腾跨境综合物流园内,叉车往来穿梭,工人们正对货物进行细致分拣,吊臂旋转移动,将分拣好的货物码放在集装箱内。这是霍尔果斯丝路荣腾物流有限公司的日常作业场景。
自2018年成立以来,霍尔果斯丝路荣腾物流有限公司立足毗邻口岸优势,聚焦跨境商贸物流,现已形成外贸综合服务、口岸国际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物流等多项业务共同发展的格局。
置身丝路荣腾跨境综合物流园,大而有序是这里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占地超20万平方米的园区,划分出标准库房、理货平台、设备堆场等多个功能区。各功能区协同运转,确保货品从抵达、分拣到出库全流程环环相扣。
货品出库后,使用公路还是铁路运输也是一门学问。丝路荣腾总经理周嘉林形象地告诉记者:“不同的货物有不同的‘脾气’,得给它们找对‘路’。公路运输快捷,但成本相对较高,适合运送服饰鞋帽等中小百货,或是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货物;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更适合重型配件、矿质建材等重货慢货。”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公司开展公铁多式联运,对货物进行公铁分装,即根据货物特性和客户时效要求,在集货分拨中心就完成精细化分流:一部分走铁路干线实现低成本、大批量的长距离运输;一部分借助公路网络实现配送。通过科学的运输路径设计与信息系统的实时协同,不仅有效控制了综合运费,更大幅压缩了中转时间,使货物得以安全、精准、高效地抵达目的地。
对于时效性要求较高的货品,公司推出境外“门到门”运输服务,不仅将货物快速运抵目的国,还能送货上门,解决跨境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据介绍,公司依托自有的8条境外运输专线,目前已实现货物离境后24小时内抵达哈萨克斯坦全域,48小时内抵达中亚地区,3天至5天抵达白俄罗斯。
面对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丝路荣腾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公司安全主管朱天洋说,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报关系统能对大多数货物的信息进行自动采集申报。库房内安装的400多个摄像头实现无死角监控,对货物堆放不合理等异常行为,或是库房温度过高等火灾隐患,能够快速识别并发出预警。智能化既提高了效率,又筑牢了安全防线。
“公司成立以来只做一件事,就是致力于发展跨境商贸物流业务。”周嘉林说,未来,公司将重点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充分释放公铁联运优势;加快跨境运力枢纽数字交易平台和智能物流指挥系统建设,实现从货物匹配到运输跟踪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解决跨境物流信息不透明的痛点,让客户能够实时掌握货物在境外路段的运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