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供给端收缩预期与季节性需求好转,促使纯碱价格跌势放缓,但从当前高供应、高库存的基本面看,其弱势格局难以彻底扭转,缺乏走出独立强势行情的基础。
从政策导向看,随着“反内卷” 工作推进,政策端正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落后产能淘汰。此前光伏行业通过行业自律公约主动调控产能,头部企业签署协议集体削减30%产能;煤炭行业则开展煤矿超公告产能生产核查,规范产能释放秩序。9月24日,工信部联合六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要求严格水泥、平板玻璃产能调控,严禁新增产能的同时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市场预期纯碱行业后续可能通过环保、能效标准进一步引导产能优化。
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表现坚挺,纯碱报价回落。自8月下旬以来,纯碱主流工艺利润运行至盈亏平衡线下方,且亏损幅度持续扩大。截至9月25日,中国联碱法纯碱理论利润(双吨)为-77.5元/吨,氨碱法理论利润为-37.20元/吨,处于近几年同期偏低水平。当前纯碱行业集中度较高,且氨碱法与联碱法仍是当前主要生产工艺,低利润格局影响市场对远期供应的预期。
当前氨碱及联碱工艺利润亏损并未影响实际供应情况。8月以来,纯碱产量处于高位水平运行。截至9月25日当周,纯碱周度产量77.69万吨,创近年来历史新高。此外,2025年纯碱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四季度,远兴能源二期280万吨天然碱项目已点火成功,预计试车1至3个月,或在年底前投放市场,将提升纯碱产能超过7%,进一步加剧供应过剩预期。
原材料端,近期煤炭价格松动。虽然10月份主要运煤通道检修将导致环渤海港口库存难有明显修复,优质煤炭供应结构问题依然存在,市场仍存支撑,但随着前期停产煤矿逐渐恢复生产,供应形势改善,当前电厂库存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且10—11月电力需求压力不大,整体以长协或刚需采购为主。煤炭价格或震荡回落,纯碱难以从成本端汲取上行动力。
随着“金九银十”建材需求传统旺季到来,市场悲观预期略有好转,结合国庆、中秋双节前中下游企业备货增加,9月碱厂库存持续去化。截至9月25日,国内碱厂库存165.15万吨,环比下降21.6万吨或11.56%,其中重碱去库更为明显。不过,不管是重碱还是轻碱,库存均处于近年同期高位,还需要关注需求改善的持续性。
需求方面来看,重碱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玻璃上。此前光伏组件“抢出口”提振对原材料的采购,光伏玻璃生产扭亏为盈,生产积极性改善支撑重碱需求小幅回升。但9月以来,光伏玻璃日熔量增幅放缓且仍处低位,叠加下游组件企业采购积极性降温,对重碱需求有所松动。
近期浮法玻璃企业报价上调,工艺利润稳定,日熔量环比略有增加,不过下游深加工产品订单天数增幅有限,处于近年来同期偏低水平,且订单主要为散单,企业以回款为主,实际需求支撑不强。从房地产市场来看,“保交楼”政策推进支撑竣工数据降幅收敛,但新开工面积以及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仍扩大,显示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整阶段,政策对需求实际拉动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综合来看,当前纯碱市场高供应格局并未改变,纯碱产量、库存仍处于高位,后续天然碱项目投产将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季节性承压,或难以对纯碱提供上行驱动。虽然企业库存持续去化,但阶段性实际需求增量较为有限,且终端需求仍处于调整中,产业基本面延续宽松格局,纯碱价格大概率承压整理。不过,四季度宏观预期向好,需警惕市场情绪与产业基本面背离下的价格波动风险。
(作者单位:华源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