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智库和瀚闻资讯统计,2025年1-8月,我国“新三样”进出口总额1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出口1078.0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进口42.4亿美元,同比下降27.2%。8月当月,我国“新三样”进出口总额173.1亿美元,同比增长30.5%,环比增长9.8%。其中,出口166.0亿美元,同比增速加快6.8个百分点至34.3%,环比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至9.6%;进口7.1亿美元,同比下降21.8%,环比增长14.3%。
1-8月,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在“新三样”出口中的占比分别为44.8%、38.1%和17.1%,与上年同期相比,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占比分别上升了3.4、4.0个百分点,太阳能电池占比则下降了7.4百分点。
1-8月,“新三样”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4%,拉动我国1-8月出口总额同比增长约0.65个百分点,拉动幅度较上年同期高1.04个百分点。其中,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分别拉动我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43、0.41个百分点,太阳能电池则拉低了0.18个百分点。
8月,“新三样”在我国出口中占比升至5.16%,再创阶段新高,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15个百分点、较7月上升了0.45个百分点;当月,“新三样”拉动我国出口增长1.38个百分点,同样再次创下阶段新高,较上年同期高1.36个百分点、较上月高0.29个百分点。

一、太阳能电池出口时隔26个月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同比增速放缓。8月,锂离子蓄电池出口数量环比增长6.1%;同比增长18.3%,较7月放缓7.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加快9.6个百分点;出口均价为16.4美元/个,环比下降4.3%,同比增长4.5%;出口金额为70.5亿美元,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23.5%,较7月下降8.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加快21.5个百分点。

太阳能电池出口数量大幅增长,拉动出口金额同比实现正增长。8月,太阳能电池出口数量环比增长34.9%;同比增长106.0%,较7月加快50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加快58.9个百分点;出口均价为2.0美元/个,环比下降2.6%,同比降幅连续第5个月收窄至41.8%;出口金额为29.2亿美元,环比增长31.4%;同比增长19.9%,时隔26个月首次实现正增长,较7月上升33.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上升47.6个百分点。

电动载人汽车出口数量增长加速,拉动出口金额增速在高位进一步加快。8月,电动载人汽车出口数量为35.9万辆,环比增长10.4%,同比增长83.4%、较上年同期加快49.9个百分点、较7月加快14.0个百分点;出口均价为1.8万美元/辆,环比微增0.6%,同比下降13.9%,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8.9个百分点,较7月扩大1.8个百分点;出口金额为65.2亿美元,环比增长11.1%;同比增长57.9%,较上年同期加快31.1个百分点,较7月加快9.0个百分点。

8月,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在“新三样”出口中的占比分别为43.1%、39.3%、17.6%。锂离子蓄电池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较7月份下降3.4个;电动载人汽车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5.9个百分点、较7月上升0.5个百分点;太阳能电池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较7月上升2.9个百分点。
8月当月,锂离子蓄电池拉动“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11.0个百分点,较7月拉动幅度下降3.3个百分点;电动载人汽车拉动“新三样”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4.4个百分点,较7月上升1.7个百分点;太阳能电池拉动“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3.9个百分点,拉动幅度较7月上升7.0个百分点。
二、24个省份“新三样”出口实现增长,上海贡献最大
8月,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新三样”出口金额同比实现增长的有24个,为26个月以来最多,较上月增加了2个;当月,有20个省份同比增速较上月加快,加快的省份数量较7月增加了1个。其中,同比增速超过100%的省份有9个,其中,8月规模占比分别排名第6、13、14位的安徽、河南、山东,8月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02.7%、136.1%、132.6%。

8月,上海对8月全国“新三样”出口增长贡献最大。当月,上海“新三样”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3.6%,拉动全国“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拉动的,二者8月同比分别增长37.4%、111.4%,拉动上海“新三样”出口当月同比分别增长28.1、23.8个百分点;太阳能电池贡献虽小,仅拉动上海“新三样”出口当月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但其环同比增速都超过了50%。
1-8月,全国“新三样”出口规模前十大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上海、福建、浙江、安徽、陕西、四川、广西、河北。除河北累计同比下降、上海累计同比增长1.5%之外,其余前十省份累计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其中,四川累计同比增速最高,达到68.1%,安徽次之,达到64.7%、广西则为54.2%、广东为34.0%、陕西为32.8%。

三、韩国对8月“新三样”出口贡献最大,英国和德国次之
8月,“新三样”出口额前十目的地从高到低依次为德国、荷兰、韩国、比利时、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阿联酋、西班牙,占比分别为10.8%、6.0%、5.3%、5.1%、4.8%、4.8%、4.2%、4.0%、3.5%、3.3%。西班牙从7月的第13位升至第10位,越南从上月的第10位降至第11位。其他仍在前十中的目的地仅德国排位未发生变化,其余8个目的地,有4个位次上升,分别是韩国、荷兰、英国、印度。

对8月“新三样”出口金额同比增长贡献最大的是韩国,紧随其后的是英国、德国,三者贡献相近,分别拉动当月“新三样”出口增长3.60、3.37、3.27个百分点;澳大利亚、阿联酋、荷兰、比利时对当月“新三样”出口增长的拉动也在2个百分点以上。
8月,“新三样”对韩国出口环比增长51.6%、同比增长101.5%。当月,拉动对韩国“新三样”出口增长最多的是占比最高的电动载人汽车。8月,对韩国出口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在对韩“新三样”出口中的占比分别为54.3%、41.8%、3.9%,分别拉动对韩“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82.2、17.6、1.7个百分点。8月,对韩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环比增长分别为100.3%、18.0%、12.3%,同比增长分别为301.4%、26.5%、27.1%。
从区域来看,8月,对“新三样”增长贡献最大的区域为西欧,当月拉动“新三样”出口增长8.6个百分点,拉动幅度为2023年6月以来新高。8月,对西欧出口环比增长6.9%,同比增长56.0%,西欧在“新三样”出口中的占比为17.8%。当月,对北美“新三样”出口占比为5.9%、东南亚占比为10.1%、中欧占比为11.1%。

从累计值看,1-8月“新三样”出口中占比在1%以上的28个目的地名单,与1-7月一致,只有5对相邻的目的地互换排位。在前十中,仅有两对目的地互换,荷兰从1-7月第5位升至第4位、英国从第4位降至第5位 ,阿联酋从1-7月第10位升至第9位、巴西从第9位降至第10位。
对1-8月“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贡献最大的目的地依次是德国、阿联酋、澳大利亚、印尼、智利,分别拉动“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2.39、1.56、1.55、1.30、1.01个百分点。

四、对美“新三样”出口大幅收缩,占比创历史新低
8月,我国对美国新三样出口环同比降幅都达52%,占我国“新三样”出口总额的比重也显著降至4.2%,为历史最低值,较7月下降5.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7.5个百分点。“关税缓和期效应”已经完全消退。
这主要是因为对美锂离子蓄电池出口环比、同比都显著下降。8月,对美锂离子蓄电池出口环比下降52.4%、同比下降51.0%,拉低对美“新三样”当月出口同比增速48.8个百分点。从发货人所在地来看,拉低对美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速幅度最大的是广西、福建、安徽,分别拉低15.9、15.7、10.1个百分点。
对美电动载人汽车出口环比、同比也出现显著下降。8月,对美电动载人汽车出口环比下降92.1%,同比下降97.9%,拉低对美“新三样”当月出口同比增速3.5个百分点。
对美太阳能出口则逆势上升,环同比分别增长14.0%、49.8%,拉动对美“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对美太阳能出口在对美“新三样”出口中的占比升至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