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苏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苏州市低空经济促进条例》(简称“条例”)有关情况,条例将于10月1日正式施行。
在打造低空制造产业体系方面,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沈娟鹃表示,苏州将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组织开展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支持低空航空器整机制造企业发展,发挥整机制造企业的集聚带动作用,以大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新能源航空器等为重点,推动构建完整、先进、安全的航空器产品体系。
沈娟鹃介绍,在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方面,苏州聚焦飞控系统、动力系统、核心传感器、航空材料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专注细分市场,不断研发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支持低空制造头部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引领和组织协同,培育形成一批“链主”企业、加大对低空制造重点企业产品研发、项目建设、市场开拓、要素保障、上市培育等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头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产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
沈娟鹃表示,在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方面,苏州鼓励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向低空制造产业延伸。支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无人机芯片等核心零部件,以及摄像头、激光雷达、传感器等监测类、通信类任务载荷开发拓展。支持储能、动力电池等新能源产业向无人机自动机场、无人机大功率电池等产品开发拓展,形成多元融合的产品和服务。
在完善低空设施布局方面,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建华表示,苏州积极推进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工作,牵头做好苏锡常环太湖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申报,以及配套保障设施项目建设。支持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航产集团等国有企业,苏州市已建成各类起降点263处。
周建华表示,在提升飞行服务保障能力方面,苏州打通数据通道对接省级飞行服务平台,加快实现省市飞行数据共建、数字共治,引导更多企业将飞行数据接入市级低空飞行服务监管平台,推动飞行活动全程可追溯,加快实现市域飞行“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
周建华介绍,在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方面,苏州引导鼓励更多低空运营企业、医院和机构,开展血液、检验样本、急救药品、紧缺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以及精密元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低空快速转运。在跨域交通、医疗卫生、工业物流、电力巡线等重点领域进行试点应用,以期更大范围推广。此外,苏州构建立体交通,依托通用航空的存量发展,提升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目前苏州市已获批低空航线337条,包括有人机航线189条,无人机航线148条。
在重点项目培育上,苏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湛表示,一方面,苏州坚持“招大引强”与“培优育强”并举,以产业园区为核心载体,针对性引进低空经济领域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企业,同时扶持本地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协同互补的产业格局。另一方面,强化配套设施与试点示范争取,支持产业园区建设检验检测、试飞试验、维修保养等专业配套设施,为企业研发生产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