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9月30日公布9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9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非制造业业务总量总体稳定。

9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持续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继续加快。

生产指数创近6个月最高,9月制造业PMI继续回升
9月制造业PMI较前值上升0.4个百分点至49.8%,继续回升,多项稳增长政策综合效果进一步显现,但制造业PMI已连续6个月位于收缩区间。
从分项指数看,生产指数(51.9%,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50.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位于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48.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48.5%,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位于收缩区间。
生产指数大幅上行是推动9月制造业PMI回升的重要原因。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制造业部分行业迎来产销旺季,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共同带来制造业整体生产活动加快扩张。9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强于季节性。但生产持续快于需求,会继续对价格形成压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9月制造业PMI较快回升有季节性因素影响,过去10年中,9月制造业PMI“7升1平2降”,环比平均升幅约为0.3个百分点。今年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对制造业生产影响较大,9月天气扰动因素全面消退,推动当月制造业PMI季节性回升,这尤其体现在当月生产指数回升幅度较大等方面。
9月需求小幅回升,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47.8%)连续两个月回升。温彬认为,随着高温多雨极端天气影响基本消退,叠加扩内需促增长政策继续发力,制造业市场需求端趋稳恢复。此外,从韩国9月前20天出口同比增长13.5%,较上月的7.5%反弹来看,外需仍有韧性。
9月制造业PMI指数中的两项价格指数均有所下降,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的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下降0.1个百分点至53.2%、出厂价格指数下降0.9个百分点至48.2%,温彬指出,购进价格指数涨幅持续大于出厂价格指数,企业利润空间将会受到挤压。
王青认为,近期“反内卷”对上游基础原材料价格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下游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提振,是9月制造业PMI指数中两个价格指数转为下行,其中出厂价格指数下行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不过,考虑到上年同期基数下沉等影响,预计9月PPI同比降幅会收窄至-2.3%左右。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下降,建筑业延续短期增长乏力特征
9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非制造业业务总量总体稳定。
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从行业看,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受暑期效应消退影响,与居民出行消费密切相关的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落至临界点以下。
王青表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一方面符合暑期之后进入服务业淡季的季节性规律,另一方面,今年中秋节落在10月,会导致节日居民出行和文娱活动后移,也会对当月服务业景气度带来一定影响。近期,股市强势运行,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较快,都对当月服务业PMI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有支撑作用。
9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建筑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但延续短期增长乏力特征。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武威表示,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2个月低于50%,分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0%以下,投资相关建筑活动短期增长仍显乏力。今年以来,建筑业新订单指数持续运行在50%以下,显示建筑需求接续能力有待加强。预计四季度,随着重点建筑项目和专项债资金的加快落地,建筑业景气度将有所回升。
下阶段PMI走势如何?
展望下阶段,王青认为,四季度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冲击有可能进一步显现,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也需持续关注。不过,以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为标志,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有望陆续推出,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些措施将为稳定四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提供关键支撑。综合考虑季节性因素和当前经济运行态势,预计10月制造业PMI指数或小幅降至49.6%左右。
非制造业方面,武威认为,非制造业运行具备趋稳回升的基础。从市场内生动力看,年末的“年底效应”与“节日效应”将带动投资和消费相关需求集中释放,建筑业和服务消费景气度均将有所回升;从政策环境看,宏观调控政策有望持续加码,一系列系统性政策举措将逐步显效,市场预期有望稳步改善,内需潜力将继续释放,为四季度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巩固提供支撑。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建议,当前政策推动的经济回升因素与市场引导的经济收缩力量仍处激烈角力之中,要显著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扩大政府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投资规模,有效有力带动企业订单增加,带动企业生产投资活动持续恢复,就业形势持续好转。要以力度足够的政府投资有效激活企业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使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尽快摆脱市场引导的收缩态势,尽快转入持续活跃扩张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