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人民银行披露,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10月份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大概率将延续加量续作,连续第5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赵诣分析,央行选择在节前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也是为了释放呵护流动性宽松的政策信号。
预计将延续加量续作
数据显示,10月将有8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王青分析,央行10月9日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意味着10月份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3000亿元。10月份还有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10月份还会开展一次6个月期买断式操作,估计等量续作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意味着10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将合计延续加量续作,连续第5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究其背后主要原因,王青分析,10月份政府债券还会较大规模发行;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当前正在加快推进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工作,预计接下来会较大幅度拉动配套贷款投放;另外,当前股市强势运行,10月居民存款“搬家”现象还会比较明显。以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由此,着眼于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紧态势,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这在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也将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赵诣分析,10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8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5000亿元,预计截至10月9日,10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将形成3000亿元的净投放。展望后续,10月由于存在假期因素导致现金需求季节性抬升,叠加财政性存款同样存在季节性多增的压力,流动性缺口可能较大;央行选择在节前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也是为了释放呵护流动性宽松的政策信号。
赵诣预计,节后央行将择机对6个月期品种进行续作,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料将维持此前净投放水准。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当月MLF到期规模高达7000亿元,对此,赵诣判断,不排除买断式逆回购或其他数量工具更多投放对冲MLF续作压力的可能性。整体而言,央行稳中偏松的政策取向料将延续。
王青分析,10月份还有7000亿元MLF到期,央行也可能等量或小幅加量续作。总体上看,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不过,未来一段时间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可能较此前水平有所回落。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背后是综合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走势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以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为标志,四季度或将陆续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由此,在央行降准注入较大规模长期流动性的预期下,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有可能相应收敛。
值得注意的是,9月26日央行透露货币政策最新思路。当日披露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上述会议指出,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