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邓贞)在全球经济多极化、科技革命加速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如何重塑战略信心、探寻新增长坐标,已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共同课题。近日,长江商学院CEO项目二十周年返校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主题为“变局之下中国之为,穿越不确定性的长江力量”,围绕“战略布局·多极共振”“全球震荡·南方向上”“科技驱动·数智跃迁”三大议题主线,汇聚学界权威、产业领军人物和创新企业代表,为企业家群体提供前瞻思考与路径参考。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管理及全球化杰出院长讲席教授项兵表示,长江商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助力中国经济发展。面对当前变局,他提出中国企业应建立“以全球应对全球”的思维,整合全球资源,把握中国市场规模、发展经验外溢与制造业优势等重要支点。“大变革提供大机会。”项兵呼吁企业家要对未来保持信心。
长江商学院院长李海涛表示,企业家需具备“取势、明道、优术”的全局思维,消费再平衡与全球南方60亿人口市场——正徐徐展开。“企业家们更需要看到,中国发展的‘新地图’正在展开。”
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表示,2025年已成为“推理Agent元年”,AI Agent从工作流助手升级为可智能决策的“超级员工”。他认为,未来组织的最小单元将从“人”转变为“人+Agent”,企业应推动AI与战略、业务深度融合,以“一把手工程”率先拥抱技术红利,实现从降本到增效的价值跨越。
阿里巴巴集团前总参谋长、长江商学院前战略管理教授曾鸣认为,未来竞争是智能体间的“黑洞效应”竞争——谁能率先涌现更强智能体,谁就将主导产业格局。AGI将替代知识型工作,人的价值回归到原创性问题解决,“认知的升级,才是组织生死攸关的事情”。
在“共话全球南方新蓝海”对话环节,多位嘉宾一致认为,全球南方市场正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中国企业应转向高质量产品与服务输出,通过产能布局、深度本地化与长期主义建立可持续竞争力。
长江商学院科技与运营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孙天澍则呼吁CEO成为“AI业务架构师”,以智能技术重构业务与组织边界。在“产业AI的中国路径”讨论中,多位企业家强调,AI不是局部改革,而是系统革命,需从最高层推动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